江时学:影响未来中国外交工作的若干因素

    在2012年3月6日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记者会上,记者问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如何看待中国过去十年的外交工作。杨洁篪用15个汉字概述了过去十年中国外交工作的5个特点:一是“谋大局”;二是“求合作”;三是“促改革”;四是“树形象”;五是“做贡献”。

    记者的提问以及杨洁篪外交部长的回答使人们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今后十年中国的外交工作将是什么样的。

    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工作都受到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双重影响。主观因素主要是一国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外交政策时体现的主观能动性,反映了这个国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客观因素则是一国国门以外发生的、难以为其左右的或大或小的事态。

    影响未来中国外交工作的主观因素实际上也是中国的外交战略,即中国如何确立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国际事务。可以预料,新一届中国领导人会秉承既定的外交方针,努力倡导和谐世界理念,打破“强国必霸”的规律,为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作出贡献。
在预测未来中国外交走向时,许多人可能会提到“韬光养晦”及“有所作为”。有人认为,中国早已放弃“韬光养晦”,开始“有所作为”;但也有人认为,中国依然在“韬光养晦”,并未“有所作为”。

    其实,这样的争论意义不大。因为我们难以界定某一政策行为的属性,所以,“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仅仅是一种脱离实际的理论分析而已。毋庸置疑,中国外交行为的基石应该是国家利益。中国实施的任何一种外交政策行为的目的应该是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而非纯粹为了“韬光养晦”或“有所作为”。

    相比之下,影响中国外交工作的客观因素则错综复杂,变幻莫测。在这些客观因素中,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一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在上升。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对中国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例如,发达国家希望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扮演一个更加重要的角色,承担更多的义务。有人甚至希望中国与美国、欧洲一起组成G3,共同担当治理世界的重任。发展中国家在为中国崛起高兴的同时,也希望它能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带领第三世界阵营与发达国家对着干。

    上述期盼情有可原,合乎逻辑。一方面,中国确实应该在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前提下尽新兴大国之责,多参与国际事务;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应该知道,中国毕竟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根据中国政府确定的贫困线标准,中国的贫困人口超过1亿。须知,中国的这一贫困线标准尚不及印度,因此中国大可不必“打肿脸充胖子”。这意味着中国在参与国际事务时必须脚踏实地,量力而行。

    二是多极化世界格局尚未最后成型。诚然,中国和其他一些新兴大国的崛起改变了国际舞台上的力量对比,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但是,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尚未退出历史舞台,真正意义上的多极化世界格局尚未最后成型。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达国家的主导地位更是难以撼动。这一客观因素要求中国既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倡导和谐世界的理念,又要与发达国家进一步发展关系;既要与之合作,又要在核心利益上敢于对抗。

    三是国际上的突发事件增多。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层出不穷。谁能料想突尼斯一个青年小贩的自焚会诱发迄今尚未销声匿迹的所谓“阿拉伯之春”。与之相关的叙利亚政局动荡居然会引起联合国安理会的关注。2012年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时俄罗斯和中国投出的否决票,使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动机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猜测。

    上述客观因素对未来中国外交的挑战不容小嘘。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政府必须审时度势,进一步提升外交艺术,继续奉行“谋大局”、“求合作”、“促改革”、“树形象”、“做贡献”的基本原则,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不断推进外交实践和理论创新。

    (本文英文译文载China Daily 2012年3月14日)

    (联系 江时学:jiangsx@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