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作奎:中捷关系:大气候与两面性

  2016年3月,时值国家主席习近平访捷之际,中捷之间缔结了战略伙伴关系,为双边关系发展走向深入夯实了基础。经过两年多的积极经营,双方关系终于开花结果,捷克已经成为我在中东欧地区乃至欧洲又一个重要合作伙伴。
  在中捷关系的诸多评论中,说好话者居多,赞扬者居多,寄希望于双方美好的发展前景者居多,这对烘托了中捷关系发展的良好大气氛很有帮助。偶尔也有评论指出了双边关系的两面性,双边关系发展的偶然性等问题,如何拿捏好这对双边关系,对未来中捷合作和“16+1合作”非常重要。
  中捷关系发展符合双方预期的大气候,双方务实外交占据主导,彼此通过合作寻求互利共赢的诉求比较一致。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后,捷克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强,出口是拉动捷克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但最大的出口市场欧盟需求乏力,捷克不得不将目光聚焦于欧盟市场之外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中国的转增长、调结构努力需要不断开辟新的外部市场,寻找新的投资和转型机遇,捷克等中东欧国家新兴市场逐渐被纳入中国的视野。
  可以说,中捷关系的发展顺应了“16+1合作”积极向前发展的大气候,各国之间形成了良性竞争氛围,包括匈牙利、波兰、塞尔维亚、罗马尼亚等积极寻求与中国的合作机会,捷克成为追赶者的典型。短短两年内,捷克完成了总统、总理和议长对中国的访问,高层访问的频率前所未有。2015年9-3阅兵,捷克总统泽曼更是欧盟国家唯一的领导人出席了阅兵仪式,对中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声援。可以说,捷克快速追赶中东欧其他国家的脚步符合它的实际需求,也顺应了“16+1合作”的发展大势。
  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需求上来讲,这种合作是出自于内生性需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对此应保持信心和一定的合理认识。中捷关系的发展进一步烘托了“16+1合作”稳健求进的大气候,使得16国各方看到发展同中国关系的大势所趋,“16+1合作”所积聚的地区合作效应正在逐步释放,也为中欧关系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显示了中欧合作的弹性。
  但也有评论认为,近两年来,中捷关系的升温,与以泽曼为代表的左派上台有很大关系。相对于右派,左派不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偏见,同时在对外关系中更加独立自主,更为务实,这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契机。于是,便有人怀疑,一旦2018年选举之后,左派下台之后,中捷关系会不会出现倒退呢?考虑到捷克国内在西藏、人权等问题上持有偏见立场的人不在少数,同时,舆论对中国的怀疑一直长期存在,双方的民意基础尚需进一步夯实。中东欧国家对华政策的两面性不仅在捷克身上存在,在中东欧最大的国家波兰也存在。波兰是中国在中东欧的第一个战略合作伙伴,双方进来合作势头较好,无论左派还是右派,对发展对华关系均有一定的共识。然而,向中捷合作一样,中波关系也不是显现出两面性,比如,波兰媒体同样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带有偏见,这一点在波兰政要身上也有所显现。2015年11月,波兰总统杜达访问中国,怀揣着发展同中国更紧密合作的诉求,但为了适应国内舆论部分需求,他也穿上了带有“红的是邪恶的”(Red is Bad)标签的衬衫,用以影射中国的社会体制和价值观。这种负面因素在其他部分中东欧国家也有所存在,随着双边关系的波折,沉渣泛起。
  那么如何看待双边关系中这种两面性呢?它对双边关系和“16+1合作”会产生根本的影响吗?
  辩证处理好大气候与两面性关系,可增强我们的信心。大气候是推动双边、地区和欧洲层面合作的“势”,顺势而为符合各方利益,也是历史和现实的选择,逆势而动只能使各方利益受损。因此,势的存在确保了中捷双边关系发展具有稳定的根基,对此应保持信心,不要被一些旧问题、老问题所干扰。
  既要顺势,也要会做势,主动发掘同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潜力,积极有所作为,使得相关各方看到合作共赢的发展大趋势,尽量压缩中东欧国家两面性发挥影响的空间。要想消除部分中东欧国家的两面性不太可能,因为国家的情况不一样,多样的诉求是中东欧国家的特点,中国应客观看待、甚至应尊重它们诸多诉求。随着“16+1合作”布局逐渐铺开,已经步入收获之年,中国完全可以进一步谋势而为,寻找合作空间,变陌生为吸引,变敌意为友谊,确保不因一国政局变动或者其他因素出现反转,避免一时一势。在这方面,顶层设计尤为重要,需要一个高效精干的决策队伍,顺应并做好“16+1合作”的大势,成为中国外交史上另一个鲜亮的名片。
  (联系 刘作奎:liuzk@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