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田平:波兰步入新政治周期(国际论坛)

    2010年的波兰总统选举是一次不同寻常的选举。今年4月,波兰总统卡钦斯基因专机失事不幸身亡,波兰因而不得不在悲怆的气氛中迎来一次总统选举。7月4日,公民纲领党候选人科莫罗夫斯基以53.01%的选票在总统选举中获胜。总统选举顺利举行,表明波兰政治体制趋于成熟。

  科莫罗夫斯基的当选有助于改善政府与总统府的关系。波兰总统与政府共同执掌行政权力,但主要的行政权力掌握在政府手中。总统可以对议会法案行使否决权,而议会要推翻总统的否决需要获得下院3/5议员的支持。已故总统卡钦斯基曾多次行使否决权,使图斯克政府提出的法案难以通过。现在,由公民纲领党主导的政府所提出的法案预计不会遭到曾经来自同一政党的总统的否决,总理与总统的关系有望协调。另一方面,图斯克政府推行“必要而痛苦”的公共行政改革的障碍将被清除,政府的压力也将随之增加。

  波兰将进入新的政治周期。今年下半年举行地方选举,明年有议会选举。法律与公正党期望重新夺回政权,民主左派联盟希望东山再起,公民纲领党能否继续执政面临着压力。如果政府出台不受欢迎的改革措施,势必将选民推向其竞争对手。因此,图斯克政府不太可能在大选前出台激进的改革措施。

  鉴于科莫罗夫斯基仅以微弱优势战胜竞争对手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新总统上任后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政策调整,以兼顾卡钦斯基支持者的诉求。科莫罗夫斯基获胜后宣布退出公民纲领党,以成为“超越意识形态和党派利益”的全民总统。不过,从选举格局看,科莫罗夫斯基在西部、北部以及大城市受到欢迎,而卡钦斯基在东部、南部以及农村获得支持,因此新总统的一个重大挑战就是如何在政策层面上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利益。

  地缘政治因素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走向。对波兰而言,作为欧盟和北约的成员国的身份决定了其外交政策的重点仍是欧洲和美国。可以预期,新总统将奉行“亲欧洲”战略,使波兰政策更加符合欧盟的要求。2011年下半年,波兰将首度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这是波兰展示对欧洲一体化承诺的绝佳机会。科莫罗夫斯基将支持政府实行有利于加入欧元区的一系列举措。

  目前,波兰约有2600名士兵在阿富汗参加北约领导的维和行动。科莫罗夫斯基竞选时曾表示,波兰在国外的军事卷入规模应符合现实能力,波兰在阿富汗并没有自己的利益,所以提出将在2012年从阿富汗撤军。不过,维持与美国的良好关系仍是波兰的一项重要任务,而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在科莫罗夫斯基当选后立即表示祝贺,并感谢波兰参与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波兰新总统是否会兑现从阿富汗撤军的承诺,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