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升:欧洲也有证件造假

    据法国《资本》杂志报道,2011年约有100万张假身份证、270万张假驾照、30万张假护照在法国流通。很多人用假证件骗取医疗保险、家庭福利补助等。据估计,2005年以假证件骗取补助金总额高达15亿欧元。

    证件打假涉及的不只是技术问题,由于任何证件都不可能堵住所有漏洞,光靠证件自身的技术排除各种假冒伪造,其难度可想而知。今年以来,首都机场查获60余起冒用他人身份证通关的案件。首都机场查验相当严格,住宿或其他需要使用身份证时,查验就没有这么严格了。因此,完全靠政府、技术进步解决问题是不现实的,社会共同努力才管用。

    首先要加重对冒用伪造证件行为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冒用他人身份证或使用骗领的身份证,由公安机关处200元-1000元罚款,或处10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这一惩处相对于违法的收益显然太轻,难以起到应有的威慑力。可以考虑参照美国的做法:对于伪造个人证件者,处以 5年以下有期徒刑。

    同时,应尽快将二代身份证升级到指纹证。一旦身份证能够保存记录个人指纹,就很难进行伪造、冒用。公安部表示,将加快推进年初开始启动的居民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工作,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居民身份证的安全可靠。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修改后,从今年年初我国就已经开始身份证登记指纹,目前已经有超过1.6万个派出所启动了此项工作,占全国户籍派出所数量的近一半,今年年底这项工作将在全国全面铺开。

    最后,验证是关键。就算有了指纹系统,也要加强验证才能发挥作用。公安部表示,丢失的身份证还可以继续使用,并不是因为身份证的天生缺陷,而是有关部门不去做“人证一致性”的审核。建议金融等领域检验身份证时,不仅要验证身份证的真实性,还要进行人、证对比,对可疑的要与人口信息系统核对,加强监管。

    冒用伪造身份证是一个世界性问题,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来应对,每个人都需要多做一点。除了依靠证件自身的技术改进,社会查验系统也要跟进,社会要负起责任,而且在任何时候都需要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共同建设。

    本文作者赵永升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欧洲所访问学者,巴黎第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博士。

    (联系 赵永升:jacques.zh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