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德文:德国废止核电的背后
德国总理默克尔近日表示,德国将于2022年前彻底关闭境内的核电站。早在2002年,德国绿党就曾推动政府出台了“核电逐步退出”法令,确定到2022年关闭德国境内核电站。但在能源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压力下,2010年,德国将废止核电站的时间推迟至2035年。2011年3月,因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德国的反核浪潮再起。面对日本核泄露,德国的反应为何如此强烈?
多种力量制衡的结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田德文分析认为,日本的核泄漏事件只是德国关闭核电站的导火索,更深层的原因是为了扭转默克尔领导的执政联盟眼下在选举中的不利形势。今年3月,一直主张废除核电的绿党在州议会选举中“占领”了巴登—符腾堡州,而该州以前一直在基督教民主联盟的掌控之下。
除了选举压力,反恐能力不足也是关闭核电站的动因之一。
此外,田德文认为,德国民众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非常高。此外,由于二战的影响,德国民众对核能有着根深蒂固的不信任。
顺利实施变数诸多
德国的用电量有近四分之一来自核电,关闭核电站后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能否满足电力需求呢?法国工业部长埃里克·贝松在
核能未来走向
德国关闭核电站是否会引起全球性的连锁反应?国际原子能机构前总干事布利克斯认为,福岛核事故对于全球的核电发展来说只是一次“小挫折”,彻底废止核电站不是明智的抉择。
研究显示,核聚变技术是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与核电站目前使用的核裂变不同,核聚变的污染相对较轻,安全性也有所提高。英国智库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核子专家格里姆斯顿说:“大多数国家都说‘让我们暂缓一下,从福岛的教训中学习’,而不是‘让我们关闭核电站’。”
面对全球核电发展前景,有关分析人士认为,对于大部分国家来说,完全摆脱核电不太可能,但日本的核泄漏事件会督促人们用一部分清洁能源来替代高危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