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瑞霞:中国—欧盟信息通讯技术合作

    中国与欧盟在信息通信技术(ICT)领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双方在移动通讯、智能交通、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了有效合作,促进了欧盟对华转让技术和中欧产业合作。

    参与欧盟科技框架计划中的信息社会技术主题是中国—欧盟ICT合作的重要形式。中国已成功参与了欧盟第五、六个科技框架计划下信息社会技术领域的项目合作。目前,双方积极开展在第七框架计划(FP7)下的合作,但中国仍以被动参与为主,缺乏对等交流平台。

    进入21世纪,中国与欧盟在数字奥运以及中国-欧盟信息社会项目等领域合作也取得了良好效果。信息通信技术已成为双方直接投入最大的科技合作领域,成为中国—欧盟科技合作的优先领域。此外,中国与德国、法国、瑞典、芬兰等欧盟成员国的信息技术合作也进展顺利。

    启动于2009年的“中欧信息技术、电信和信息化对话”迄今已经召开两次会议。从相关法律建设到具体领域的合作,“对话”为中国与欧盟搭建了新的技术合作平台,推动双方的互联网治理、物联网发展以及利用ICT改造传统产业,开展绿色城市评价标准研究和评价工作、信息安全标准研究与合作等。

    目前,信息通信技术成为欧盟研发领域的最大产业。欧盟在FP7框架下对信息通讯技术研究计划注入90亿欧元,在健康、能源、运输等多项政策中鼓励和支持信息通信技术的研究创新。这是欧盟研究开发框架计划中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单项拨款,足见欧盟对信息通讯技术的重视。

    当前,全球信息通讯技术进一步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融合;信息通讯技术的强劲增长使得世界变得更加“平坦”。中国、欧盟均高度重视信息通讯技术产业,这为双方合作提供契机。中国的创新型社会建设需要发达的信息通讯技术支撑,而信息通讯技术目前是欧盟研发领域的最大产业。欧盟希望借助信息通讯技术加强其科技的全球领导力,积极为信息通讯技术市场的发展及产品生产、服务寻找出路。中国与欧盟在这一领域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间与前景。

    2010年12月召开的第2次“中欧信息技术、电信和信息化对话”使中国与欧盟在7个方面达成合作共识:1.加强互联网/IPV6和物联网的研究和合作;2.联合发布IPV6宣言;3.开展中欧企业和机构CIO的交流;4.加强ICT改造传统产业的信息交流与合作;5.共同开展云计算等新兴领域的研究和合作;6.共同选择中型城市开展绿色城市评价标准研究和评价工作;7.开展信息安全标准研究与合作。

    利用ICT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为民众提供良好服务,是中国与欧盟共同的目标和需求。因此,有关的具体合作如能够在“中欧经贸合作项目”中尽快落实,中国与欧盟的ICT合作将会更具操作性。

    此外,中国应积极参与“欧盟科技框架计划”,并努力创造更为对等的合作平台。中国应在欧盟及其成员国两个层面上与之深化合作,开展信息通讯技术研发,共同应对后危机时代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