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彦平:欧盟低碳政策与技术创新

    欧盟是低碳政策的先行者。为了履行自己对国际社会的承诺,欧盟2020年的碳排量将比1990年水平减少30%20202050年,欧盟碳排放量还将大幅度减少。目前,欧盟最成功的低碳政策工具是“碳排放交易系统”(ETS),到2020年,碳排放交易系统对欧盟碳减排量的贡献率将超过65%,也就是说,欧盟境内每减少10吨二氧化碳排放,其中有6.5吨减排量要靠这个系统来实现,由此可见,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的重要性。

    然而,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成功的背后也蕴含着某些“隐患”,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欧盟目前的低碳战略过度依赖碳排放交易系统,导致其他低碳政策工具发育相对缓慢,2005年以后,欧盟境内的碳减排主要推动力来自碳排放交易系统,其他低碳政策工具的作用相对较弱,其中碳税只在少数国家实行,而且多半还“包裹”着环境税和能源税的外衣,具体效果差异较大;(二)碳交易系统本身的设计缺陷有可能被市场力量“放大”,结果给欧盟碳市场带来风险,由于欧盟境内的碳排放配额的获取成本不同,即使在新的政策下,欧盟新成员国的部分配额仍将免费获得,而欧盟老成员国的配额则需要购买,这就给市场投机力量提供了各种机会;(三)欧盟碳排放目标控制日趋严格,当碳排放配额通过市场拍卖获得时,碳价上涨几乎是肯定的,这就使许多企业的排放成本陡然增加,对企业竞争力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四)欧盟碳交易的主体本来应该是境内的排放企业,但碳配额交易的有利可图导致许多金融机构成为交易主体,欧盟统计显示:2008年前碳市场上配额的主要购买者还是排放企业,近年来大量金融机构成为配额中间购买者,其中不乏投机力量,结果是碳衍生品交易比例大幅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碳交易的风险也随之增加,继续发展下去很可能偏离欧盟既定的目标;(五)碳配额交易系统只是一种政策工具,其可持续性有赖于技术创新,欧盟新的政策规定:碳排放配额拍卖获得的收入将主要用于低碳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包括碳捕获存储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然而,低碳技术不是由单项技术构成,而是由多种相关技术构成,这些技术从研发到应用的过程较长,欧盟估计:2020年前各种低碳新技术对欧盟碳减排的贡献不很明显,只有在2020以后,各种新的低碳技术才可能成为欧盟碳减排的主要推动力量,换言之,2020年之前欧盟的碳减排目标的实现仍有赖于碳排放交易系统(也许还有其他政策工具)。

    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固然重要,但技术创新更加重要。从发展的角度看,如果没有相应的低碳技术创新的支持,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的碳排放交易系统必然增加企业的减排成本,进而也会增加欧盟实现低碳战略目标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