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升:瑞士的富裕“不显山不露水”

    【摘要】 瑞士的富裕既不显山,也不露水;“藏富于民”让这个国家的国民深感幸福与祥和,而“为富且仁”则是瑞士人“守财”的一大法宝;以“节俭”为荣和“精打细算”,更是确保瑞士工业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性。尽管中国在经济总量上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从人均GDP来看,中国还只是一个刚跨入“中等发达国家俱乐部”门槛的国家。面对瑞士,我们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瑞士为中国提供了另一种有效的特定经济增长模型。

    在中国新一届政府总理李克强的四国之行中,有一站就是瑞士。正是这个中欧小国在欧洲敢为人先,在欧盟对华贸易保护和普遍“双反”的不利背景下,紧随冰岛即将与中国签署《中瑞自由贸易协定》。瑞士这条“鲶鱼”,一下子成了欧洲与中国媒体报道和街头巷议的热门话题。

    瑞士尽管无论从疆土,还是从人口而言,瑞士都只是一个区区小国,但其地位却着实不可小觑。瑞士人口不到800万,准确地说只有795万,是一个十足的“人口小国”,大约相当于中国江苏省第五大城市盐城的人口规模。然而,瑞士的经济体量却不得不令人唏嘘:瑞士去年GDP总量高达5224亿美元,世界排名第19位,堪称“经济大国”;如果从人均GDP来看,更是不得不让人折服:去年人均GDP瑞士高达近8.5万美元,名列世界第四。

    瑞士是个富庶之国,但瑞士人更懂得“藏富于民”的道理,这从瑞士人平和与幸福的神情中,便能探出个究竟来。根据联合国2012年发布的首份《全球幸福指数报告》,瑞士与荷兰并列排名第四,仅位于北欧国家丹麦、芬兰和挪威之后,而美国这样的世界头号大国也仅排在了第11名。其实,联合国的这个评价标准极其复杂,财富并非决定性因素。可见瑞士的民众在国家富裕了之后,也获得了分享的利益、综合的福利与幸福的感觉。

    瑞士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富庶很多。由于瑞士的支柱产业之一金融行业操作的隐蔽性以及瑞士人天生藏富的秉性,不难理解,瑞士的财富要远比官方公开的数据多不少。至今也无人能给予一个标准的答案。

    而“为富且仁”,在笔者看来,则是瑞士人“守财”的一大法宝。鉴于面积小、人口少,瑞士人在历史上成功地找到了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生存的特殊手段,即成为一个“中立国”。瑞士永久中立国的地位始于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并在一战后由1919年凡尔赛和约再次加以确认。迄今我们回顾历史时才会发现,“中立”为瑞士人带来了巨大的益处,确保了瑞士的长治久安,并在已经相当富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为世界最富裕国家之一。

    此外,瑞士还在诸多领域成为“为富且仁”的代表,其中一例是瑞士人率先发起“红十字”,为世界的诸多战争与灾难提供了可贵的人道主义救助。国际红十字委员会的总部就设在日内瓦。日内瓦还是诸多国际组织的所在地,包括联合国欧洲总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难民署、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公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电讯联盟、世界气象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更是突显了瑞士的中立与祥和,让人深深感受到瑞士不愧为堪称一个珍视人权和充满仁爱的国度。

    与富得流油的中东海湾国家以及“一夜暴富”的部分新兴国家相比,瑞士的富裕在于其“简约之富”与“朴素之美”。当你乘高铁从巴黎去日内瓦,如果说在法国境内还有些地段是比较现代和高档的话,那么不用看地图,你也能判断出哪里是法瑞的边界,因为和法国境内相比,进入瑞士地段后,沿途的房屋不少都显得有些“破落”,途经火车站里的设施也年代已久,不少地方都是锈迹斑斑了。笔者多次乘坐高铁去日内瓦,每次都见到为数不多的人上下车,加上车外淅淅沥沥下着雨,感觉如同回到中国欠发达边远地区的一个小镇一般。

    当然,尽管有些“破落”,瑞士的陆路交通却十二分发达。日内瓦机场有铁路直接连接日内瓦火车站及瑞士的其他城市,还有去往法国周边城市的长途大巴,十分方便与快捷。日内瓦的空路交通就更是四通八达了。机场距离日内瓦市中心只有5公里之遥,有前往市内的多条公交巴士线路,打车只需一刻钟到20分钟就能到市里的主要地方。如果看过《丁丁历险记》的读者或许还记得,在《卡尔库鲁斯案件》的一集中曾出现日内瓦“机场老楼”,依旧是瑞士一贯朴实的写照。

    进一步,当你接触到瑞士人和瑞士公司的时候,才会发现其实瑞士人很是以“节俭”为荣,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在处处“精打细算”。可以说,这十足颠覆了我们总以为富如瑞士人必定“挥金如土”的念想。日内瓦虽是瑞士西南部最大的城市,但人口并不多,只有80万,按说即使大家都开车出行也不会造成太大的交通堵塞,但大部分的瑞士人都很自觉,尽可能乘坐公交出行。笔者曾询问一起开会的瑞士朋友们为何选择公交时,出乎意料的是大部分人的回答首先是由于公交便宜,其次才是出于环保。

    笔者曾多次讲学的一家瑞士石油公司,在做各项预算时的精打细算,一起共事的几个瑞士人说,尽管他们企业的利润很高,但成本控制是每一个员工时时刻刻都不能放松的程序,因为只有那样,瑞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不至于丧失而落伍。瑞士人危机意识的话语至今常在我耳边回荡。

    总之,瑞士的富裕既不显山,也不露水;“藏富于民”让这个国家的国民深感幸福与祥和,而“为富且仁”则是瑞士人“守财”的一大法宝;以“节俭”为荣和“精打细算”,更是确保瑞士工业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性。尽管中国在经济总量上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从人均GDP来看,中国还只是一个刚跨入“中等发达国家俱乐部”门槛的国家。面对瑞士,我们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瑞士为中国提供了另一种有效的特定经济增长模型。

    本文作者赵永升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欧洲所访问学者,巴黎第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博士,美国《财富》杂志中文版专栏作家

    (联系 赵永升:jacques.zh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