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彦红:试析近年来意大利产业区的转型与创新

    内容提要:作为意大利制造业经济的“硬核”,产业区及其发展变化不失为把握意大利实体经济现状与前景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旨在对近年来意大利产业区的转型与创新进行分析与评价。分析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初遇到困难以来,意大利产业区一直在进行转型与创新的努力,内部企业的集团化、生产网络的外向化与国际化、坚持“专注于产品”战略及“绿色经济”的兴起等都是产业区模式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即便在“国家体系”长期低效的情况下,意大利产业区的转型与创新仍取得了不少值得关注的成绩,突出表现在企业规模变化、国际化水平、创新能力、出口等方面。作为巩固乃至复兴意大利经济的支柱,产业区的未来取决于能否在经历经济危机的洗礼后,进一步调整自身,及时抓住全球价值链重组与国内外市场变化的机遇。

    关键词:意大利  产业区  转型与创新  绩效  竞争力

    2011年下半年以来,主权债务危机阴霾萦绕的意大利持续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的讨论热点。鉴于意大利的经济规模之大及其在欧元区的经济地位之重要,除了“财政可持续性”这一危机的核心领域之外,相关讨论还难以避开宏观经济基本面、经济结构与改革、银行体系特点、产业竞争力等多角度、更深层次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考察产业区这一意大利制造业经济的“硬核”,以小见大,加深国内对于意大利实体经济近年来发生的深刻变化的理解,为更好地把握意大利经济及其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与前景提供一个重要的视角。

    中小企业、产业区和所谓的“传统”部门是意大利制造业体系中相互联系且同等重要的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共同勾勒出了意大利产业经济的大致轮廓与重要特征:在生产组织形式上高度基于中小企业,在结构布局上以拥有众多产业区而闻名于世,在产品结构上又高度集中于已被其他发达国家放弃(或认为已不再重要)的相对低技术部门。[1]如果从产业区的角度观察,上述特点则更加清晰。根据意大利国家统计局(ISTAT2005年更新的统计结果,意大利共有156个制造业产业区,区内以雇员在250人以下的中小型企业为绝对主体,就业人数超过490万人,占全国总就业的25%,其中制造业就业人数超过190万人,占全国制造业总就业的40%[2]156个产业区从事的专业化领域绝大多数属于典型的“意大利制造”部门,包括服装与时尚、家庭装修装饰、自动化与机器设备、食品饮料四大制造业门类,即所谓的“4A”部门。[3]另外,156个产业区的出口占意大利全部产品出口的50%,在“意大利制造”部门的出口中甚至占到了70%[4]从地域上看,北部和中部的产业区分布较之南方要密集得多。2007年的数据显示,在产业区最密集的马尔凯大区,制造业就业的80%和出口的70%都集中于产业区。[5]鉴于此,以产业区为切入点观察意大利产业经济的整体走向至少有两点便利:其一,可以兼顾生产组织形式与产品结构问题,也即意大利制造业经济的另外两个重要方面;其二,从就业、生产和出口等多方面看,产业区都构成了意大利制造业的关键部分,便于以小见大。

    实际上,从事欧洲经济和区域经济研究的国内学者对意大利经济的上述特点和产业区并不陌生。自1980年代初以来,国内相关学者开始关注意大利产业区,并积极向国内介绍产业区理论和意大利的发展经验,其中不乏较为详尽深入的研究。[6]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意两国经贸往来的不断深入,加之中国沿海省份也出现了专业化产业区蓬勃发展的局面,有关意大利产业区的研究引起国内的更多关注。总体而言,出于诸多原因,至今为止国内大多数相关研究仍以介绍意大利产业区的发展经验为主,而针对其近年来遇到的困难及正在进行中的转型与创新的研究尚很缺乏。因此,无论出于更全面客观地把握意大利经济和中意经贸关系,还是更具前瞻性地看待中国产业区发展的目的,这方面的研究都是必要且重要的。鉴于此,本文拟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关注近年来意大利产业区的转型与创新,包括转型与创新的背景、方式与途径、绩效,转型过程遇到的困难,转型与意大利经济前景之关系等多个方面。大致结构如下:第一节总结意大利产业区的大致发展历程,而后重点分析1990年代初以来其面临的挑战及转型压力;第二节归纳分析近年来意大利产业区转型与创新的努力;第三节考察意大利产业区的转型绩效,并简要评述其转型进程中的困难;第四节是评价与展望。

  意大利产业区的发展历程及近年来面临的挑战

    虽然初具雏形与缓慢积累阶段可以追溯到更早,但是直到1970年代,意大利才出现了产业区大规模兴起的局面,并因生产与出口上的成功而引起广泛关注。当时,最为外界所熟知的包括卡尔皮(Carpi)和普拉托(Prato)的纺织服装业、卡西纳(Cascina)的家具制造、维杰瓦诺(Vigevano)的制鞋业等等。此阶段,意大利的机械工具产品开始出口到全欧洲,博洛尼亚(Bologna)生产的包装机械甚至远销到了日本。[7]1970年代中后期时,在被称为“第三意大利”的东北部地区,产业区数目已超过50个。[8]

    对于这一时期意大利产业区获得发展机遇的重要推动因素,可从外部经济环境与产业区自身特点两个方面加以归结。就外部来看,国际与国内经济环境的变迁为意大利产业区创造了发展契机。首先,1970年代初,以大规模大批量生产为特点的“福特制”遭遇严重危机,面临技术进步引起的规模经济重要性下降、标准化产品的市场趋于饱和、需求差异化趋势加强、生产与管理模式缺乏灵活性、劳动力成本上升、石油危机导致的能源成本上升、布雷顿森林体系终结后的宏观经济不稳定等诸多压力,大企业进入艰难的转型期。在意大利,作为一种能较好地将生产灵活性与产品差异化结合起来的替代性生产组织形式,由中小企业群聚形成的产业区得以脱颖而出。[9] 其次,1960年代末意大利产业区暂露头角之时,恰逢其他西欧国家进行工业结构调整,纷纷退出资本密集度较低的制造业部门,这使得高度专业化于“传统”部门的意大利产业区获得了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机遇。[10]

    就产业区自身而言,也存在多方面的有利因素:第一,产业区多为传统手工工艺积累丰富的地区,至1970年代时,其传统手工工艺与现代工业技术的结合已达到可以生产质量较高的专业化、差异化产品的水平,而这恰好突出了其相对于“福特制”大批量生产的优势;第二,产业区大多发端于农村地区,之前的小农经济提供了适宜中小企业发展的丰富且成本低廉的劳动力,这是其相对于劳动成本不断上升的大企业的另一优势;第三,依托于典型的地方文化、共同价值观、行为体间的相互信任等非经济因素,区内企业之间形成了广泛的横、纵向一体化,进而发展成为一种相对稳固的经济社会共同体。基于这种共同体,一方面区内企业不以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是努力在竞争与合作之间寻求平衡状态,另一方面,区内劳资关系也更加灵活融洽。[11]

    总体上看,整个7080年代,意大利产业区经历了形成、快速扩张、平稳发展的大致历程,直至成长为意大利制造业经济的“硬核”,其特征可大体概括为“灵活的专业化模式”和“积极的自发式增长”。这一成功至少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其一,挖掘了意大利经济的潜力,奠定了“意大利制造”的国际竞争地位;其二,也是更重要的,作为一种根植于地方特殊社会文化关系的生产组织形式创新,产业区为现代工业生产模式的多样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意大利前总理、时任欧盟委员会主席罗马诺·普罗迪(R. Prodi)曾于1999年专门对此做出评价:“产业区是本世纪我们这个国家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惟一真正的创新性贡献”。[12]

    然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知识经济的兴起、技术进步的突飞猛进以及国内经济政策环境的不断变化,上述多方面有利因素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结果是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意大利产业区体系遇到了困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多重挑战。

    第一,从生产组织形式上看,大企业重新焕发活力,产业区优势不再那么突出。经过近20年的结构调整,加之90年代初新技术(包括自动化、计算机、信息通讯技术等)的迅速应用,大企业在生产与管理上的灵活性明显提高。相比之下,虽然产业区也一直坚持产品创新,但是其机械与手工导向的生产传统不利于新技术的应用,区内小企业在技术更新上也普遍资金不足。同时,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世界市场的消费能力显著扩大,为大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另外,新的市场需求形势明显提升了产品设计、营销、分销、资金管理等非生产性因素的重要性,这恰好是大企业的优势,而产业区的中小企业长期偏重于生产,缺乏关注市场的传统与实力。[13]

    第二,从产品结构上看,意大利产业区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表现出诸多不适应。产业区生产大多属于“意大利制造”的“4A”部门,而4A”部门中有三个生产最终消费品,其重要特点之一是技术含量较低,而这至少产生了两个方面的不利影响:首先,行业进入门槛低,尤其是一些标准化的产品与生产环节容易受到来自新兴经济体的竞争威胁,而国内劳动成本的逐年上升无疑使得产业区企业处于不利地位;其次, 技术含量较低的“意大利制造”部门大多是近年来世界贸易增长缓慢的部门,这使得产业区难以抓住国际市场的新机遇。1998年至2001年,世界贸易中增长最快的五大类产品(均超过了10%)为汽车、其他交通工具、家具、化学产品和电子电器产品,而意大利只在家具的世界市场份额上超过了4%,其他四类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均表现欠佳。[14]

    第三,从国际化模式上看,意大利产业区通过参与国际分工获取优势的能力面临挑战。一方面,意大利国内市场狭小,产业区从早期阶段就偏重于出口导向模式,而当传统贸易伙伴(尤其是西欧各国和美国)在90年代和新世纪之初陆续出现经济增长放缓趋势时,产业区自然会遇到困难。另一方面,以中小企业为绝对生产主体、集中于“传统部门”、出口导向模式的“锁定效应”等各方面因素造成产业区对外投资水平相当低,在90年代时不仅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甚至也低于非产业区的国内企业。[15]这显然不利于产业区及时抓住全球产业链重组的机遇。

    第四,国内政策环境的变化也使得产业区以往的“自发式增长”遭遇瓶颈。1991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确定加入欧洲货币联盟的目标之后,意大利开始丧失货币政策自主权,财政政策亦受到诸多限制。之前倚重信贷扩张、货币贬值与公共支出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产业区的生产与出口环境也不再那么宽松。[16]此外,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欧盟层面及意大利国内环境政策的加强,也在一段时期内加重了产业区企业的生产成本与转型压力。

    总之,在上述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加之意大利“国家体系”的低效问题逐渐突显,产业区遇到发展瓶颈。以纺织服装业为例,规模最大的普拉托产业区在经历了90年代的增长停滞后,自新世纪初开始甚至出现了衰退,2000年至2005年区内共减少了2000多个工作岗位;同期,规模位居第二的科莫(Como)产业区的年营业额下降了20%,就业人数减少了9%[17]产业区遭遇困难的外部表现是“意大利制造”在国际市场上辉煌难再:1995年至2002意大利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份额由4.6%下滑至3.7%,同时有多达13个“传统”部门均丧失了超过4%的世界市场份额。[18]可见,作为意大利制造业的关键部分,产业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仅关乎自身命运,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意大利经济及其国际竞争力的整体走向。

  近年来意大利产业区转型与创新的努力

    作为一种独特的工业生产组织形式,意大利产业区并非静态事物,而是始终处于自身积累的“内生动力”与竞争环境变化带来的“外力”所共同作用的发展过程之中。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外部环境的变化日益迅速而深刻,对产业区的发展轨迹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而言,近年来意大利产业区转型与创新的步伐明显加快,方向似乎也更加明确。归结起来,主要有三个大的方面:区内企业的集团化趋势;生产网络的外向化与国际化趋势;“专注于产品”与“绿色经济”理念的切实践行。

    (一)区内企业的集团化趋势

    实际上,意大利产业区内的企业集团化在20世纪80年代时已现端倪,且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19]从产业区内部演化的角度看,出现这一趋势有其必然性。首先,随着产业区模式的不断成熟,区内企业的平均规模逐渐壮大,往往会出现个别规模较大的领军企业,而后者出于自身发展的考虑又有进一步稳定与区内其他企业(供应商或者竞争对手)经济关系的动机,从而引领了区内企业集团的形成;其次,产业区企业通常具有高度专业化的特征,虽然大多属于同一部门,但是由产品差异化衍生出来的生产、组织、营销模式的差异化仍相当高,这促使企业在向同部门其他产品或生产环节扩张时往往倾向于另办企业或收购其他企业,进而形成企业集团的方式。[20]进入90年代以来,集团化逐渐发展成为大部分产业区的普遍现象。表1给出了2001年意大利产业区企业的集团化比例,涵盖了当时意大利国家统计局确认的全部199个产业区和“意大利制造”的所有专业化部门,同时给出了与非产业区的对比。观察该表发现:首先,在新世纪之初,产业区内的企业集团化程度已达到较高水平,尤其是机械和家具部门,已有超过1/4的股份制企业从属于某一企业集团;其次,在所有“意大利制造”部门,产业区的集团化程度都显著高于非产业区。2006年,TeDIS研究所对45个代表性产业区做了相关调研,结果显示,在年营业额超过250万欧元的企业中,属于某一集团成员的比例高达37%[21]

1 从属于某一集团的企业比例(%),2001

所属部门

(产业区个数)

产业区企业

非产业区企业

 

(c)/(a)   %

(c)/(b)      %

(c)/(a)   %

(c)/(b)   %

食品(17

5.67

20.61

2.69

17.7

纺织与服装(68

5.01

21.82

3.09

17.43

皮革与制鞋(28

4.06

15.92

2.83

14.73

家具(39

4.91

25.33

2.39

18.66

机械(33

7.46

25.77

5.43

22.31

其他部门(14

7.23

20.99

9.27

26.27

资料来源:Giulio Cainelli, “I Grouppi di Imprese nei Distretti Industriali Italiani”, PPT, Università di Bari e CERIS-CNR, Milano, 2007, http://195.128.234.47/aisre/doc/news/cainelli.ppt ;注:(a)为所有企业;(b)为股份制企业;(c)为从属于某一集团的股份制企业。

    为便于分析集团内部结构及企业间关系的演变,一些学者将意大利产业区内的企业集团划分为多种类型,包括“伪集团”、“聚合式集团”、“产业区集团”、“国际化集团”等。[22]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基于区内企业间长期合作与信任关系的“产业区集团”已发展成为主导类型。布里奥斯奇(F. Brioschi)等学者的调研显示,2004年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产业区中共有211个企业集团,其中超过半数(112个)属于“产业区集团”的类型。“产业区集团”一般由一家领军企业主导发展战略,而其他大多数企业仍保持较大的运营和管理自主性,往往也保留原有品牌。[23]虽然“产业区集团”的盛行是产业区自然演变的结果,但是集团的战略导向反过来又会影响产业区内部结构,具体而言,如果企业集团以水平一体化为主导战略,就会提高区内的工业集中度;如果企业集团以垂直一体化为主导战略,必然会加强区内企业间的“等级化”程度。无论哪种情况,都意味着产业区内部组织与治理结构的深刻变化。

    (二)生产网络的外向化与国际化

    近年来,随着全球价值链重组的加速,意大利产业区之前的“封闭式”生产网络难以为继,越来越呈现出明显的外向化与国际化趋势。另外,欧元启动也降低了对外投资的相对成本,增强了产业区企业将生产链扩展至国外的动机。总体上看,这一趋势一般是由产业区内的领军企业引领的,试图通过建立超出本地范围的更广阔的生产网络,不断合理化成本,持续优化生产能力。

    产业区企业向区外扩张生产网络、融入国际分工链条的形式有多种,包括发展外部供应商网络、对外转包生产、对外直接投资生产等。至今为止,发展最快、成效最为显著的是供应商网络的扩张与不断完善。根据意大利商会联合会(Unioncamere)对全国101个产业区内中小企业所做的调研,近年来产业区企业的供应商网络在地域分布上已相当分散。2007年的平均数据显示,仅有20.2%的供应商位于受访企业所在的产业区,另有27.4%的供应商位于受访企业所在大区,但不属于该产业区,35.2%的供应商位于受访企业所在大区之外,还有17.2%的供应商来自国外。[24]

2 产业区企业国际化的四种类型



资料来源:【意】姜卡罗·科洛、斯特法诺·米切利:“作为地方创新体系的产业区:领航企业及意大利工业新的竞争优势”,罗红波、【意】巴尔巴托主编:《产业区直面经济全球化——中意比较研究》,第256页。

    科洛(G. Corò)等人依照生产国际化与掌握销售市场的程度差异将意大利产业区内领军企业的国际化模式分为四种类型,并依照TeDis研究所公布的2006年调研数据做了专门研究。图1中的左下模块显示的是传统型企业,即继续将生产集中在产业区内的企业,仅依靠传统渠道向国外销售产品。这些企业的数量仍占多数(接近被调研企业的50%),但是其营业额比重已明显降低(略多于30%)。27.9%的企业遵循产业区企业扩大生产的传统做法,即以各种方式增加在国外销售的投资。另有11.3%的企业处于价值链上游,实行生产国际化,主要是转包和对外直接投资,旨在降低生产成本。另有12.4%的企业已形成一种开放性的国际化网络,能够同时在价值链的高端与低端向国际市场开放,虽然企业数量占比不高,但是营业额却占到33%。近年来,开放性网络型企业越来越成为意大利各部门、各地区产业区变化的实质特征,标志着产业区模式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25]

    总体而言,产业区生产网络的外向化与国际化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之前紧密复杂的区内供应网络乃至社会关系。但是,目前看来不仅未从实质上削弱产业区的本地网络化性质,而且有助于其内部活力与整体功能的提升。领军企业在从外部采购或将一些标准化生产环节外包的同时,会把产品设计、样品制作等更重要的任务委托给本地企业,这一方面意味着最重要的合作关系仍留在本地,另一方面也因更严格的筛选本地合作伙伴的标准而激励了区内企业间的竞争,有助于提高产业区内部的经济活力。另外,开展国际化经营提高了企业对于区内服务质量的需求,这也推动了区内专业化服务(设计、技术培训和研发、物流、金融、通信、营销等)的发展,进而会提升产业区的整体运营环境。

    (三)“专注于产品”与“绿色经济”理念的切实践行

    意大利产业区大多从事轻型工业,其所属的“4A”部门中有三个以生产最终消费品为主。基于此,区内企业长期将“专注于产品”理念置于战略地位,而这一战略定位又通过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产生示范与放大效应,进而成为整个产业区的竞争战略。从实践上看,产业区企业将现代工业生产技术与自身传统手工工艺及设计艺术相结合,持续不断地在产品质量、设计、品牌信誉等方面下功夫,力图在细分市场的高端寻找立足点,获得额外的高附加值。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近年来营销等服务环节的重要性受到普遍认可的情况下,产业区企业仍将产品视为其竞争力源泉,坚持主要从制造能力而非商业活动中挖掘优势。图2给出了意大利商会联合会2011年做的产业区企业竞争要素的调研统计结果,其中将产品设计与质量视为竞争要素与战略方向的企业高达60.2%,将企业形象与品牌视为竞争要素的企业为15.7%,对比各项竞争要素的占比,不难得出产业区企业“专注于产品”战略的直观印象。


2  产业区企业各项竞争要素对比


资料来源:根据以下数据制作:La Federazione dei Distretti Italiani, Osservatorio Nazionale Distretti Italiani – Rapporto III, 2012, pp.65-66

    此外,“绿色经济”的发展也成为近年来意大利产业区转型的重要内容,并逐渐成为产业区经济的新特色。虽然20世纪90年代初产业区企业对于环境规制导致的生产成本上升普遍不满,但是,随着企业间示范、竞争、合作等各种效应的相互作用,至新世纪初时,产业区已逐步形成了从整体上应对环境规制的新模式,区内企业也较快地适应了“绿色”生产方式。具体而言,在本地中介机构的牵头和政府的支持下,企业间确立了联合投资建设环保基础设施、联合开发环保生产技术、与规制机构签订“自愿减排协议”等多种形式的产业区层面的合作。这样,大多数企业在承受环境规制成本的同时,也由合作的正外部效应中逐步获益。据统计,2001年,产业区企业已达成的国家层面的“自愿减排协议”有15个,另有27个大区层面的协议。[26]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如今“绿色经济”已不再被企业视为负担,而是越来越被公认为一种管理、组织、生产与营销的新方式,是企业活力与竞争力的新源泉。根据意大利商会联合会的调研,2011年,即便在经济危机的困难形势下,仍有超过1/3的产业区企业在“绿色”技术上增加了投资:其中53.8%的投资用于采用降低能耗的设备与技术,30.5%用于改造设备以减少环境污染,另有15.7%投资于生态型产品的研发与生产。[27]

意大利产业区转型与创新的绩效与困难

    在意大利产业区转型与创新的上述三个方面中,企业的集团化趋势和生产网络的外向化与国际化体现了产业区组织结构上的转型,而“专注于产品”和“绿色经济”则更多地体现了产业区在产品与生产流程上的持续创新。在实践中,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旨在从不同维度保持和重塑产业区的活力与竞争力。那么,上述转型与创新的绩效如何?对于产业区的中长期竞争力有何影响?转型与创新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鉴于产业区的转型——尤其是组织结构转型是一个较长期的动态过程,各种要素的演化重组至今仍相当活跃,不同产业区的转型与演化路径存在差异,加之当前经济危机的冲击等一系列事实,要回答上述问题并不容易。[28]既便如此,本小节仍试图归纳分析现有资料,从自身特征与市场表现两个角度做出有关意大利产业区转型绩效的大致判断,并对其转型与创新道路上的困难做一简要评述。

    第一,就自身特征而论,如今的产业区不仅在“量”上仍不失为意大利制造业经济的“硬核”,而且在“质”上也焕发出新的活力,引领着意大利制造业的整体转型与创新。

    从企业规模上看,早期的产业区以小型及微型企业占绝对主导,近年来随着区内企业自身的积累及企业集团化的推进,企业平均规模不断壮大。相应地,企业法人形式也向更高级化发展。根据意大利产业区协会(La Federazione dei Distretti Italiani)的调研,2011年,就业人数为19人的微型企业数目占产业区全部企业的86%,明显低于95%的全国平均水平;就业人数为10249人的中小型企业数目占13.6%,远高于5%的全国水平;产业区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比重也明显要高,其中资本组合公司(società di capitali,简称资合公司)数目占比30%,明显高于22%的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可见,对于培育组织良好、合作紧密的中型企业而言,产业区仍是一个有活力的环境。

    在国际化与创新能力这两个联系紧密且直接关乎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产业区如今已代表着意大利制造业的前沿水平。表2给出了意大利东北基金会(Fondazione Nord Est)关于国内企业国际化水平与创新能力的调研分类结果。[29]观察该表可发现:首先,经过约二十年的结构转型,产业区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较之1990年初时已大为改观。如今产业区企业的整体国际化水平已明显高于非产业区,高达34.7%的产业区企业属于“国际化水平高”类别,而非产业区仅为27.7%。尤其是,虽然尚未走出经济危机阴影,但是近两年产业区的国际化进程非但未减弱,反而呈现出加速与加强趋势。[30]其次,“专注于产品”战略使得产业区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明显高于非产业区。另外,近年来,豪华轿车、航空航天产品、化学与制药、化妆品、电子元器件、诊疗与生物医学产品等领域的产业区在技术与产品创新上进步很快,且形成了能在细分市场上与其他发达国家竞争的“高技术”产业区,如瓦雷泽(Varese)的航空航天产品产业区和米兰多拉(Mirandola)的生物医学产业区等。

3 国际化水平与创新能力:产业区与非产业区企业对比(2010年,企业占比,%

 

国际化

水平高

国际化水平低

无国际化

总和

创新型企业

低创新型企业

无创新企业

总和

产业区

34.7

9.3

56.0

100.0

45.4

21.0

33.6

100.0

非产业区

27.0

10.5

62.5

100.0

36.7

30.9

32.4

100.0

全部

27.7

10.4

61.9

100.0

37.5

29.9

32.5

100.0

资料来源:转引自La Federazione dei Distretti Italiani, Osservatorio Nazionale Distretti Italiani – Rapporto III, 2012, p. 253, p.256

    从创新能力上看,“绿色经济这一产业区经济的新亮点尤为值得关注。如今,一些率先在“绿色经济”上投资的产业区已逐步实现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并且开始获得节能环保方面的竞争优势,这也对其他产业区形成了积极的示范效应。总体上看,目前“绿色经济”发展迅速的产业区主要集中在北方,尤以伦巴第和维内托两个大区最为典型。从发展路径上看,“绿色”导向的产业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专业化于“意大利制造”的传统部门,主要在节能减排上下功夫,努力利用新的节能环保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生产环节的能源成本与环境污染,如维琴蒂诺(Vicentino)的鞣皮产业区;另一类则相对更加高端,主要从事旨在提高能源效率、开发节能新技术、开发新能源与新材料等创新环节,如贝卢诺(Belluno)的创新能源产业区。总之,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与理念,“绿色经济”已成为产业区创造附加值与提升竞争力的新源泉。[31]

    第二,就市场竞争力而论,产业区的转型过程与绩效突出体现于在出口方面。近年来,由产业区引领的出口再度成为拉动意大利经济的重要引擎,“意大利制造”的国际竞争力亦得以巩固。意大利产业区自早期阶段就具有高度出口导向,如今这一特征并未发生明显改变。根据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Intesa Sanpaolo2009年发布的一项调研结果,虽然自1990年代初以来产业区遇到了困难,但是区内企业的平均出口倾向仍呈现整体上升态势,近十年来一直在50%左右,且明显高于区外企业。[32]

4 产业区出口表现指数变动趋势(1991-2008年)

 

所属部门

(产业区个数)

1991

2001

2005

2008

1991-2001

2001-2008

2001-2005

2005-2008

变化

变化

%

变化值

变化

%

变化值

变化

%

变化值

变化

%

服装-时尚(31

11.8

28.7

24.8

25.6

16.9

142.5

-3.1

-11.0

-4.0

-13.8

0.8

3.3

家庭装饰装修(16

3.6

9.7

8.8

9.2

6.0

165.8

-0.5

-5.6

-0.9

-9.0

0.3

3.7

自动化-机械(32

6.2

17.4

20.1

23.3

11.2

179.5

5.9

33.8

2.7

15.4

3.2

16.0

高技术(7

0.9

4.1

5.7

6.7

3.2

352.2

2.6

62.5

1.6

39.3

1.0

16.6

食品-酒类(15

1.2

3.8

4.5

5.5

2.6

223.0

1.7

45.7

0.7

19.5

1.0

21.9

总计

23.8

63.7

63.9

70.2

39.9

167.7

6.5

10.2

6.5

0.3

6.3

9.9

资料来源:Fondazione Edison, “L’Analisi dell’Export Distrettuale Italiano e la sua Dinamica Congiunturale”, in La Federazione dei Distretti Italiani, Osservatorio Nazionale Distretti Italiani – Rapporto I, 2010, p.155.

    4给出了爱迪生基金会(Fondazione Edison)有关1991年至2008年意大利产业区出口的研究结果。该基金会依照其创制的出口表现指数长期跟踪评估选定的101个代表性产业区,并将其划分为五大专业化部门:服装与时尚、家庭装饰装修、自动化与机械、高技术、食品与酒类。观察该表可发现,2001年是个分水岭。19912001年,虽然不少产业区已遇到困难,但是在自身发展惯性及外部市场需求增长的共同作用下,整体出口表现仍较为强劲,几乎所有部门产业区的出口表现指数都实现了超过100%的增长。2001年“9·11”事件之后,多数发达国家陷入经济低迷,而同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又向专业化于“传统”部门的意大利产业区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20012005年,产业区出口明显放缓,整体出口表现指数几乎未有增长。但是,自2006年起,产业区出口再度出现持续增长态势,且于2007年和2008年达到出口额的历史峰值。从专业化部门上看,表3还传达了以下信息:其一,经历20012005年的低迷之后,“服装与时尚”和“家庭装修装饰”部门的出口再度焕发活力,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传统”部门产业区的转型初现成效;其二,在整个考察期,“食品-酒类”及“自动化-机械”部门产业区的出口都呈持续增长态势,国际竞争力相对较为稳固;其三,虽然“高技术”产业区为数不多,但是近年来的出口增长颇为抢眼,竞争力稳步提高。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出口表现更加有助于说明意大利产业区的转型与创新绩效。2009年产业区出口额同比大幅下滑了20%,但是明显好于全国出口额下滑30%的状况;之后两年产业区出口持续强劲复苏,2010年同比增长10.5%2011年又增长了11.3%。尤其抢眼的是,2011年前9个月,有48个产业区的出口额超过了2008年的同期水平,而后者是此前产业区出口的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又有11个产业区的出口增速超过了20%,增速最快的是特雷维索(Treviso)的机械工业产业区(增长70%)、帕尔马(Parma)的食品产品区(60.4%)以及奥梅尼亚(Omegna)的水龙头产业区(31.8%)。[33]鉴于近几年传统出口市场——欧美国家的经济持续低迷,积极开拓新兴国家市场成为意大利产业区出口的重要推动力,其中尤以对中国出口增长最为强劲:2010年意大利对中国出口较之2009年增长了48.8%,其中产业区出口增长更高达81.6%。另外,向俄罗斯、巴西、罗马尼亚、波兰、沙特阿拉伯等国的出口增长也可圈可点。[34]

    在关注产业区成绩的同时,其转型与创新道路上的困难也不容忽视与回避,而其中最令人担忧的莫过于意大利“国家体系”的长期低效与当前挥之不去的经济危机困扰。

    首先,意大利“国家体系”长期缺乏效率,对产业区的公共政策激励明显不足,是产业区当前与未来活力的长期羁绊。众所周知,诸多“国家体系”的无效率因素(官僚机构过度臃肿、基础设施不足且运营不善、能源成本过高、税收过高、教育与研发投入不足等)是整个意大利工业多年来面对的头疼问题,对于走在国际化与创新前沿的产业区而言,其负面影响无疑更加严重。另外,近年来意大利产业区转型与创新的种种努力,更多的是企业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的自发行为,而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政策激励明显不足。自1991年首次颁布针对产业区的规定时(1991年第317号法令《扶植中小企业创新与发展法》)起,意大利政府至今未将产业区作为国家产业政策优先考虑的重点,而是将政策制定权下放到大区层面,而各大区的政策则以确认产业区为主,激励措施明显不足,且大多各自为政,这导致整个国家的产业区政策呈现“碎片化”特征,整体效应难以发挥。[35]

    其次,挥之不去的危机阴影加重了产业区转型的困难。2008年底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实体经济危机、主权债务危机接踵而至,总需求一度大幅跳水、国内需求持续低迷、政府财政紧缩、国内信贷收紧等一系列负面因素,导致产业区企业的经营环境空前困难。首当其冲的是就业状况。早在危机爆发前,产业区即已存在结构性失业问题,而危机明显加重了这一困难。2008年和2009年,产业区共丧失掉9.2万个工作岗位,尤以就业人数在1049人的小企业受冲击最为严重,至今就业下滑趋势仍未扭转。另外,危机固然有加快优胜劣汰的作用,但是其持续时间之久及演变之复杂导致经济预期的不确定性有增无减,低迷的国内消费需求复苏无望,自然也会限制企业在结构转型上的投资。鉴于当前危机走向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一枝独秀的出口表现也只能起到防御作用,难以保证产业区整体摆脱困境。

结语

    正如本文开篇所述,中小企业、产业区和所谓的“传统”部门是意大利制造业经济中相互联系且同等重要的三个方面。纵观最近几十年意大利经济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恰恰是产业区这一重要维度的存在,弥补了其他两个维度的劣势,才得以成就并保住了意大利作为西方重要工业国的地位。[36]在经历了“积极的自发式增长”阶段之后,自1990年代初以来产业区发展遇到了困难,但是其转型与创新的努力也颇为值得关注。总结前文,可以给出有关近年来意大利产业区转型与创新的几点结论与评价:    

    第一,意大利产业区并非静态事物,而是处于不断发展演化的进程当中。它曾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生产模式创新,如今其前途在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组织结构方面的适应能力。早期相对封闭的地方生产体系逐渐被打破,如今企业集团化和生产网络的外向化与国际化已成为意大利产业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然而,形态的改变并未在实质上削弱以至瓦解产业区的组织内涵,其依托地区社会文化联系的特点依然鲜明,坚固的合作网络仍是其独特优势。总体而言,基于产业区这一综合性功能平台,区内企业在生产与经营上较之“单兵作战”的非产业区企业仍然更有优势。

    第二,“专注于产品”战略是意大利产业区转型与创新的另一值得关注之处。正是这一战略成就了“意大利制造”的特色,即将现代工业技术与自身手工工艺与艺术设计优势相结合,持续在产品质量、设计和品牌信誉上下功夫,在差异化与专业化的细分市场中寻找立足点。这一战略固然会减少从商业性活动中获利的机会,却也使企业得以集中精力持续提升产品品质,对于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意大利产业区而言不失为一个现实的选择。正是基于此,一方面,意大利并未像其他多数欧洲国家那样放弃所谓“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制鞋、家具等一系列部门,而是向世人展示了一国如何沿着“传统”部门的“质量阶梯”持续攀升的过程;另一方面,在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中-高技术部门,近年来意大利也在一些专业化产品上展示出令人瞩目的竞争力。此外,“绿色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使得产业区“专注于产品”战略的内涵更加丰富。

    第三,意大利产业区近年来的出口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转型与创新成效。尽管遇到诸多困难,产业区仍保持了“灵活的专业化”模式,尤其在向外部市场渗透和适应经济周期变化方面表现突出。实际上,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产业区出口即已摆脱了本世纪最初几年的低迷状态,重新焕发出活力。近两年,在危机不断演化的复杂背景下,产业区出口仍然能及时抓住国际市场复苏机遇,凭借其竞争力迅速收复失地后逆势增长,成为拉动意大利制造业乃至整体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与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其他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家相比,产业区引领的强劲出口已成为抑制意大利经济陷入深度衰退的重要防线。

    实际上,无论从经济理论还是实践层面看,产业区作为一种生产组织形式都未丧失生命力:从理论上看,经济全球化并未削弱(甚至反而提升了)企业间的横、纵向联系相对于企业规模的重要性,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与应用也增加了多种生产组织形式并存的可能性;从实践上看,如今越来越多的工业化国家将产业区视为促进工业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工具。在国内生产运营环境几乎被公认为发达国家中最差的意大利,其产业区转型与创新所取得的成绩似乎更加有助于说明上述观点。

    总之,如今的产业区不仅在“量”上仍是意大利制造业经济的关键部分,其“质”的增长也远未达到极限,而且又开始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轨道。作为巩固乃至复兴意大利经济的支柱,产业区的未来取决于能否继续调整自身,抓住全球价值链重组与国内外市场变化的机遇。如果当前的国内经济改革得以切实推进,意大利“国家体系”的效率与国内经济运营环境得以改善的话,经过危机洗礼后的产业区有望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尤其是,在近几年西欧多国纷纷提出“再工业化”的背景下,由产业区引导的意大利制造业的积极转型使人们有理由对该国经济前景抱有些许乐观的期待。

    (联系 孙彦红:sunyh@cass.org.cn



[1] Marco Fortis, Le Due Sfide del Made in Italy: Globalizzazione e Innovazione - Profili di Analisi della Seconda Conferenza Nazionale sul Commercio con l’Estero, Il Mulino, 2005, prefazione.

[2] 意大利国家统计局此前曾依据1991年工业与服务业普查结果确认了199个“中小企业制造业区”,之后又依据2001年普查结果将一些区域做了合并统计,确认了156个产业区。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早在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即提出了“产业区”的概念,1970年代这一概念又为意大利学者重拾且沿用至今,但是由于产业区是活生生的实践,几乎每个产业区都各有特点,同时又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因此,学术界至今仍难以就产业区的定义达成广泛共识。意大利学者斯福齐(F. Sforzi)的定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产业区是在轻型工业中由一些独立的中小企业所组成的地方生产体系,这些中小企业在单一的产品或生产环节上实现专业化,人们在产业区中积极地合作。而意大利国家统计局大体上也是基于这一定义,同时辅之以具体的统计标准来确认产业区的。本文也将采用这一定义,实证研究的具体对象则是由意大利国家统计局和意大利产业区协会确认的产业区,重点关注其近年来的发展变化。斯福齐的产业区定义可参见Fabio Sforzi, “The Districts in the Italian Economy: Features and Trend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SEM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istricts and International Transfer of Technology as Means to Promote Trade in Goods and Services, Bari (Italy), October 5, 1999.

[3] 上述四大制造业部门的意大利文名称分别为: Abbigliamento-Moda(服装与时尚)、Arredamento-Casa(家庭装修装饰)、Automazione-Meccanica(自动化与机械)、Alimentari-Bevande(食品与饮料),都是以字母“A”开头,故常常被简称为“4A”部门。

[4] ISTAT, I Distretti Industriali - Censimento 2001, a cura di F. Lorenzini, 16 dicembre, 2005; ISTAT, I Sistemi Locali del Lavoro - Censimento 2001, a cura di A. Orasi e F. Sforzi, 21 luglio, 2005.

[5] La Federazione dei Distretti Italiani, Osservatorio Nazionale Distretti Italiani – Rapporto III, 2012, p.25.

[6] 北京大学王缉慈教授对国内的意大利产业区研究做过专门梳理,参见王辑慈:中国产业区的发展概况与经验总结”,罗红波、【意】巴尔巴托主编《产业区直面经济全球化——中意比较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29-30页。

[7] Sebastiano Brusco, “The Idea of Industrial District: Its Genesis”, in F. Pyke, G. Beccattini and W. Sengenberger eds.), Industrial Districts and Inter-firm Cooperation in Italy,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Labor Studies, Geneva, 1990, pp. 13-14.

[8] 就相关研究而言,在这一时期,意大利著名产业经济学者贝卡蒂尼(G. Beccattini)重拾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于19世纪末提出的“产业区”概念,用以描述意大利的地区产业集聚现象,这一概念沿用至今,参见Giacomo Beccatini, “Dal ‘Settore Industriale’ al ‘Distretto Industriale’. Alcune Considerazioni sull’Unità d’Indagine dell’Economia Industriale”, L’industria, rivista di economia e politica industriale, No. 1, 1979;也是在这一时期,另一位学者巴尼亚斯科(A. Bagnasco)在研究意大利产业区发展时提出了“第三意大利”的说法,参见Arnaldo Bagnasco, Tre Italie: La Problematica Territoriale dello Sviluppo Italiano, Bologna, Il Mulino, 1977

[9] See Luigi Burroni, “The Emerging of Different Patterns of Local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Italy”, in Fabio Sforzi ed. , The Insitutions of Local Development, Ashgate, 2003, p. 175.

[10] Fabio Nuti, “Italian Industrial Districts: Facts and Theories”, in Giulio Cainelli & Roberto Zoboli eds., The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Districts-– Changing Governance, Innovation and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Local Capitalism in Italy, Physica-Verlag, 2004, p.63.

[11] See Filippo Chiesa, “I Distretti Industriali e la Sfida dell’Internazionalizzazione”, articolo alla conferenza “Centro Congressi Torino Incontra”, marzo 2005, p.7.

[12] 转引自Franco Amatori e Andrea Colli, “Il Volo del Calabrone - Fatti e Misfatti di Una Storia di Successo Tutta Italiana: Il Distretto Industriale”, materiali per insegnamento Storia Economia, Università Commerciale Luigi Bocconi Milano, Anno Accademico 2000-2001

[13] Carlo Trigilia, “Italian Industrial Districts: Neither Myth Nor Interlude”, in Frank Pyke and Werner Sengenberger eds. , Industrial Districts and Local Economic Regeneration,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Labour Studies, 1992, p.40.

[14] Filippo Chiesa, “I Distretti Industriali e la Sfida dell’Internazionalizzazione”, pp. 11-12.

[15] Sergio Mariotti and Marco Mutinelli, “Small Multinational Groups in the Italian Industrial Districts: Interpretation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dustry”, in Giulio Cainelli & Roberto Zoboli eds. , The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Districts - Changing Governance, Innovation and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Local Capitalism in Italy, Physica-Verlag, 2004, pp. 336-339.

[16] Filippo Chiesa, “I Distretti Industriali e la Sfida dell’Internazionalizzazione”, p.9.

[17] Ibid. , p.12.

[18] Prometeia, La Dinamica Settoriale della Domanda Mondiale e l' Andamento delle Esportazioni, Rapporto di Previsione, Bologna, Marzo 2003.

[19]  See P. Bianchi & G. Gualtieri, “Emilia-Romagna and Its Industrial Districts: the Evolution of a Model”, in R. Leonardi, R. Y. Nanetti (eds.), The Regions and European Integration, Pinter Publishers, London, 1990.

[20] Donato Iacobucci, “Group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Firms in Industrial Districts in Italy”, in Giulio Cainelli & Roberto Zoboli (eds), The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Districts - Changing Governance, Innovation and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Local Capitalism in Italy, p.150.

[21] 【意】姜卡罗·科洛、斯特法诺·米切利:“作为地方创新体系的产业区:领航企业及意大利工业新的竞争优势”,肖天佑译,罗红波、【意】巴尔巴托主编:《产业区直面经济全球化——中意比较研究》,第253-254

[22] “伪集团”一般仅包括一家生产型企业,另有一家(或多家)雇员很少(甚至无雇员)的金融或/和不动产型企业,目的在于将企业所有者的经营活动与附带财产分离开。“聚合式集团”由运营于不同部门的两家或更多企业构成,另有一家(或多家)金融/不动产型企业,旨在强化企业的多样化投资能力。“产业区集团”由总部位于产业区内、从事产业区所属专业化部门的多家企业(可涵盖不同生产环节)构成,也可能另外包括一家(或多家)金融/不动产型企业。“国际化集团”是一种高度外向化与多样化的组织结构,一般由产业区内的一家(或多家)生产型企业和一家(或多家)国外的销售/金融型企业构成。参见Francesco Brioschi, Maria Sole Brioschi and Giulio Cainelli, “Ownership Linkages and Business Groups in Industrial Districts. The Case of Emilia Romagna”, in Giulio Cainelli & Roberto Zoboli eds. , The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Districts- Changing Governance, Innovation and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Local Capitalism in Italy, pp.161-166.

[23] See Francesco Brioschi, Maria Sole Brioschi and Giulio Cainelli, “From the Industrial District to the District Group: An Insight into the Evolution of Local Capitalism in Italy”, Regional Studies, No. 9, 2002.

[24] La Federazione dei Distretti Italiani, Osservatorio Nazionale Distretti Italiani – Rapporto III, 2012, pp.72-73.

[25] 参见【意】姜卡罗·科洛,斯特法诺·米切利:“作为地方创新体系的产业区:领航企业及意大利工业新的竞争优势”,第254-257页。

[26] Anna Montini and Roberto Zoboli, “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Innovation in Industrial Districts”, in Giulio Cainelli & Roberto Zoboli eds. , The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Districts- Changing Governance, Innovation and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Local Capitalism in Italy, pp. 302-303.

[27] Unioncamere, “Le Nuove Formule Organizzative Distrettuali e Le Strategie Attuale di Fronte alle Modificazioni dello Scenario Competitivo”, in La Federazione dei Distretti Italiani, Osservatorio Nazionale Distretti Italiani – Rapporto III, 2012, pp.34-35.

[28] 鉴于上述种种原因,区内企业家对于当前产业区的转型绩效也是众说纷纭,根据2011年意大利商会联合会在101个产业区所做的调研,有56%的受访企业家认为产业区模式已部分地丧失了发展动力,同样有高达52%的企业家认为产业区模式正在通过对国际市场的开放而重新焕发活力,另有37%的企业家认为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产业区模式的生命力。参见Ferruccio Dardanello, “Il Valore del Territorio di Fronte alle Sfide della Crisi: le Prospettive dei Distretti Produttivi Italiani”, in La Federazione dei Distretti Italiani, Osservatorio Nazionale Distretti Italiani – Rapporto III, 2012, pp.12-13.

[29] 其大致统计方法是,创制一套企业国际化指数与创新指数,依照指数的高低将对象企业归为不同类别,统计出全国平均水平,并专门将产业区与非产业区企业进行对比。

[30] Unioncamere, “Le Nuove Formule Organizzative Distrettuali e Le Strategie Attuale di Fronte alle Modificazioni dello Scenario Competitivo”, in La Federazione dei Distretti Italiani, Osservatorio Nazionale Distretti Italiani – Rapporto III, p.69.

[31] Unioncamere - Fondazione Symbola, “I Distretti Industriali e la Green Economy – il Caso del Veneto”, in La Federazione dei Distretti Italiani, Osservatorio Nazionale Distretti Italiani – Rapporto III, 2012, p.232.

[32] Giovanni Foresti, Fabrizio Guelpa e Stefania Trenti, “‘Effetto Distretto’ – Esiste Ancora?”, collana ricerche di INTESA SANPAOLO, gennaio 2009.

[33] Antonio Riccardi, “I Distretti dell’Osservatorio: Sintesi dei Fenomeni più Elevanti Emersi da III Rapporto”, in La Federazione dei Distretti Italiani, Osservatorio Nazionale Distretti Italiani – Rapporto III, 2012, pp.29-30.

[34] Ibid., pp.35-36.

[35] Giacomo Beccatini, “Per una Maggiore Attenzione ai Distretti Industriali Italiani”, in La Federazione dei Distretti Italiani, Osservatorio Nazionale Distretti Italiani – Rapporto I, 2010, ipp.15-16; 【意】姜卡罗·科洛斯特法诺·米切利:“作为地方创新体系的产业区领航企业及意大利工业新的竞争优势”,肖天佑译载罗红波、【意】巴尔巴托主编《产业区直面经济全球化——中意比较研究》282-285页。

[36] 虽然经济总量在欧盟成员中位列第四,但是从工业增加值和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看,意大利已位居第二,仅次于德国。欧洲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意大利工业增加值(不包括建筑业)为2859亿欧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8.8%。在欧盟前五大经济体中,意大利的这两项数据仅低于德国的5321亿欧元和22.2%,法国为2365亿欧元和12.4%,英国为2328亿欧元和14.9%,西班牙为1612亿欧元和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