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高质量发展高端智库论坛在甬举行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宁波市人民政府承办,浙江万里学院、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协办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高质量发展高端智库论坛”于2021年6月9日在宁波召开。论坛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主持,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彭佳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王灵桂,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霍玉珍大使等在开幕式上发言。
彭佳学表示,积极利用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平台扩大自中东欧国家进口商品,加强地方经贸合作,推动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是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发表主旨讲话的重要内容。本次论坛聚焦服务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大局,共同探讨促进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高质量发展大计,必将对中国—中东欧国家携手共谱合作新篇章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彭佳学(图片来自:宁波发布)
王灵桂指出,当前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随着中国对外合作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提升,地方参与国际合作的形式、主体、内容都得到了前所未有扩展,成为我国开展对外交往的重要支撑。这就需要智库学者从多种角度深入探讨,从新的历史方位分析总结,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从而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提供更为务实管用的政策咨询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王灵桂(图片来自:宁波发布)
霍玉珍表示,地方合作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内最活跃、最丰富、最具潜力的合作领域之一,9年多来,我们以地方领导人会议、首都市长论坛为平台,引领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地方省、洲、区、市在贸易、投资、互联互通、农业、中医药、文化等领域充分交流合作,取得丰硕的成果,直接惠及双方民众,助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不断迈向新台阶。智库是连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地方企业、社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此次智库论坛的召开可谓非常及时。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霍玉珍大使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
论坛开幕式上发布了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年度重要研究成果《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研究报告2020》、《中东欧国家交通运输国别报告2021》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进展与评估报告(2012-2020)》(英文版),以及由霍玉珍大使主编的《探秘中东欧》,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秘书长刘作奎主持发布。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秘书长刘作奎
此次论坛是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重要配套活动之一,来自商务部、农业农村部、中国海关总署、中国社会科学院、宁波社科院、中国进出口银行“一带一路”金融研究院(上海)、浙江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苏州利物浦大学、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等部委、高校和研究机构的80多位代表到场参会;来自塞尔维亚国际政治与经济研究所、捷克科学院、匈牙利国际事务与贸易研究所、保加利亚外交学院、克罗地亚地缘经济论坛、波兰雅盖隆大学等中东欧国家智库学术机构的10多位学者通过视频参会。与会代表围绕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经贸务实合作、地方绿色环保合作、地方科技创新合作等相关议题展开研讨交流,为开创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新局面积极建言献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王镭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陈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孔田平
中外学者的交流对话中认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着合作不够深入、不够全面的情况,很多合作领域亟待开拓。学者们认为,在绿色经济、新能源、健康医疗以及教育文化等领域,地方合作能够起到创新性作用;地方合作及相关的投资、贸易、基建项目过于集中在几个国家,今后需要做好全面发展;不同国家、城市要发挥各自条件和禀赋,发掘更大的特色合作潜力;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愈加不稳定的情况下,地方合作也需要考虑地缘政治因素,做好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本次论坛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行业代表搭建了沟通交流的高端平台,凝聚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成果丰硕、惠及各方、潜力巨大的共识,围绕新时代下的新使命、新作为,为今后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建议和智力支持。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