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田平接受人民网访谈,16+1>17 中国携手中东欧释放经济新动能

  访谈简介

  16+1>17 中国携手中东欧释放经济新动能

  时间: 2015-11-25 16:00:00

  地点: 人民网

  简介: 11月25日16时,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中东欧研究室研究员孔田平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解读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亮点和成果,欢迎关注!

  访谈背景

  11月24日,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苏州拉开帷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来自16个中东欧国家的领导人共同出席,中国主场外交大戏再次成为国际舆论焦点。会晤中,李克强提出包括一个目标和六大合作重点为内容的“1+6”合作框架,倡议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开展“三海港区合作”,创新投融资合作方式,成立16+1金融公司。本次会议是16+1机制启动三年以来首次在中国举办领导人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晤中用“高速列车”形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快速发展。

  访谈回放

  主持人

  孔老师您好! [16:27]

  嘉宾孔田平

  各位网友好! [16:27]

  主持人

  这次在苏州举办的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是中国首次担任东道主,中东欧16国领导人纷纷出席,是今年中国主场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此次会晤的主要亮点。 [16:27]

  嘉宾孔田平

  我觉得这次会议从成果来看,这次苏州的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通过了一个《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从成果来看,这是一个突破,这是一个亮点。因为这个在“16+1”合作机制形成以来,确实还没有过一个中期的规划。这是一个亮点。

  第二个,这次在苏州举行的领导人会晤,首次有域外的国家来参加,就是希腊、奥地利、欧盟的驻华大使作为观察员参加了会议,也有欧洲复兴与开发银行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 [16:35]

  主持人

  这次会晤发表了首份《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苏州纲要》两个政治文件。您如何分析这两个文件的内涵? [16:35]

  嘉宾孔田平

  《中期规划》主要规划未来五年工作的方向和工作的重点,当然这个规划也提出一些原则,比如,中国—中东欧合作的原则要平等协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确实也提出了“16+1”合作要努力推动一些重要的国别和地区区域项目,区域项目可能就涉及的不仅是一个国家,可能涉及到数个国家和企业项目。而且这次中期规划肯定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在特定领域合作的一些重要性,就是部门合作的一些重要性。这些领域的合作是“16+1”领域合作的一个支柱,领域合作的联合会是“16+1”领域合作的支柱,也明确要强调推动组建新的领域合作平台。而且中期规划也指出了一些很具体的合作领域,比如,经济合作是自由贸易投资,互联互通、产能装备制造的合作、金融合作、农林合作、教育科技合作、人文交流,甚至地方合作,应该是对五年所做的一个规划。

  《苏州纲要》还是提出了一些新的东西。首先,提出了进一步完善“16+1”合作机制的一些举措。比如,这次在《苏州纲要》里提出要建立中国—中东欧合作秘书处及其成员单位与中东欧国家驻华使馆的季度例会制,这个提议是第一次见到。

  第二点,这次的《苏州纲要》里面也有将“一带一路”元素也嵌入了“16+1”的合作议程,其中《苏州纲要》里也提到中国愿意同其他中东欧国家签署“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促进区域间的互联互通。

  第三点,这次《苏州纲要》里面提到一些要加强中国—中东欧国家在特定领域的合作的机制化。比如,特别要提到的是要支持塞尔维亚牵头组建中国—中东欧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联合会,要支持拉脱维亚组建中国—中东欧国家物流合作联合会,以及支持罗马尼亚提出的能源项目对话与合作中心的倡议。而且也支持斯洛文尼亚牵头组建中国—中东欧国家林业合作的协调机制,也提出要支持中国社科院牵头组建“16+1”的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在这些合作领域的机制化上,应当说给予了明确的支持。

  最后一点,从《苏州纲要》可以看到,中国—中东欧国家的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从内容来看,涉及到互联互通的合作,也涉及到经贸的合作、金融的合作,以及农林合作、科技、卫生的合作、人文交流、地方合作等等,从合作领域来看,无所不包。 [16:39]

  主持人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东欧国家发展战略有哪些对接前景? [16:40]

  嘉宾孔田平

  每个国家的发展,都需要基础设施的改善,中东欧国家也不例外。中东欧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相对于西欧国家还是要落后的,这些国家有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的需求。我们国家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方面有技术、有经验,在这方面,中国—中东欧国家可以探讨一下基础设施领域如何加强合作。这里面不仅涉及到交通基础设施,也涉及到能源基础设施,甚至也包括通讯基础设施。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港口建设涉及到这次首次提到涉及到亚得里亚海、黑海、波罗的海的港口建设,这是一个倡议,具体的项目落实,可能还要做进一步的可行性研究。[16:40]

  主持人

  相对于发达经济体集中的西欧、北欧、南欧地区,中东欧国家具有自己独特的经济特色和合作需求,在这样的特征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需要注意什么?如何更好地把中东欧国家的需求同中国的十三五规划结合起来,您有何建议? [16:40]

  嘉宾孔田平

  你提到务实合作,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合作,当然还是要建立在相互的了解基础上,特别是对相互国家的市场,以及法律环境的了解基础。前期要进一步地合作,还是需要进一步地加强,从政府的层面上要加强政治的沟通。从企业的层次上,企业也需要进一步地来了解相关国家的市场,以及了解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营商环境,在未来的合作中可以做到规避一些风险。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需求,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对于促进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是有潜力的。从最近几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额的增长幅度来看,还是有相当的进展。去年双边的贸易额超过了600亿美元,双方彼此之间投资也在增长,在投资的领域,中国和中东欧国家还有进一步拓展的潜力。一些中东欧国家认为,更欢迎中国在他们国家的绿地投资,就是能够给他们创造就业的,促进他们经济增长的投资。实际上就是中国的企业在最近几年对这些国家的市场已经有一定的了解,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寻找适当的合作伙伴,寻找有助于双方的互利共赢的合作项目。中东欧国家作为欧洲新兴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值得开拓的一个市场。 [16:40]

  主持人

  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机制成立三年里来,中国-中东欧各领域合作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果?请您举例解读。 [16:41]

  嘉宾孔田平

  我认为,从机制形成三年多以来,事实上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成果。特别重要的是中国在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机制化,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国—中东欧国家的关系在机制化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包括从我们国家外交部有中国—中东欧合作秘书处,而且每年中国和中东欧国家要举办国家协调员的会议,每年要举办两次,每年举行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这是一个方面。另外,我刚才提到的一些具体的合作领域,实际上已经取得了进展。比如,中国—中东欧国家的联合商会和中国—中东欧投资促进机构的联系机制,这个都成立了。而且中国—中东欧农业合作联合会也成立了,这个是设在保加利亚。中国—中东欧的省州长联合会这个也成立了,是设在捷克的布拉格。中国—中东欧旅游促进机构和旅游企业的联合会也成立了,这个是设在布达佩斯。具体领域的合作,是最近几年可以看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亮点。包括从最近几年来看,农业合作、科技合作都有一些进展,教育合作、人文交流都有很大的进展。 [16:41]

  主持人

  2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邀中东欧16国领导人共乘高铁从苏州赴上海。您怎样看待这个安排的巧妙用意? [16:41]

  嘉宾孔田平

  我想这个安排是具有一些象征的意义。苏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在苏州开会可能在很多方面可以体会传统中国的一面,中国的高铁是现代中国的一面,实际上是现代中国的一张名片。通过李克强总理邀请16国的领导人同乘高铁,可以让中东欧国家的领导人体验现代中国这一面,就是中国的高铁、中国的速度,增加他们对现代中国的了解。 [16:45]

  主持人

  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是中国与欧洲次区域合作的一个重要举动,这将如何进一步促进中国与欧盟的合作? [16:46]

  嘉宾孔田平

  我们一直强调中国—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是中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强调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有助于中欧关系的均衡发展。从这次苏州会晤通过的中期规划来看,明确强调“16+1”的合作将与欧盟的重大倡议和规划对接,要有效促进中欧和平、增长、改革和文明四大伙伴关系,要支持中欧互联互通的平台,而且也特别强调利用“一带一路”带来的契机来不断拓展双方合作的空间。而且这次确实也有欧盟的代表来参加领导人会晤,应当说,“16+1”的合作是透明的,是公开的,而且应当强调,它是和中欧关系并行不悖的,事实上是中欧关系的有益的补充。 [16:46]

  主持人

  谢谢您。 [16:48]

  嘉宾孔田平

  谢谢大家。 [16:48]

  (联系 孔田平:kongtp@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