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专访罗马尼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尤利娅•莫妮卡•奥赫勒辛采

问:您认为罗马尼亚及其他中东欧国家如何看待16+1合作?

答: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在历史上就是“天然的合作伙伴”,中国在当今全球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的各项外交倡议包括高铁外交,金融外交,以及更大范围的丝绸之路外交,也为16+1合作带来了更多契机。

众多因素影响着中东欧国家如何看待中国以及16+1合作倡议,包括政治、地缘战略、经济、文化和交流因素。人文交流,包括旅游业,和发展政治经济关系是同等重要的。理解16+1合作也离不开与区域内其他行为体的互动。

至于罗马尼亚如何看待中国,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 有关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中罗经济合作的潜力等报道在罗马尼亚媒体中并不多见

2. 有关如何看待中国这一议题也没有相关的研究(或许罗马尼亚的6所孔子学院可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3. 不同的政党对于双边合作也有着不同的看法

4. 罗马尼亚媒体对华的报道主要集中于像言论自由、人权、南海问题、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国经济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等。如果这些话题长期占据主导,会给双边关系带来消极影响。

除上述之外,也有一些来自罗马尼亚工商会、罗马尼亚中国商会、不同政府部门及大使的积极报道,双边的文化合作也发展顺利,这些积极的势头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帮助他们了解到一个更加全面的中国。

2008到2010年间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过分依赖欧盟市场和资金的弱点,这也促使中东欧国家开始将目光转向东方。鉴于与中东欧国家的“紧张关系”,俄罗斯并不是这一战略的目标。相比于俄罗斯,中东欧对与中国的合作充满信心,罗马尼亚就是其中很好的例子。

 

问:你如何看待中罗关系?

答:罗马尼亚政府内部对于优先发展与中国的关系意见不一。罗马尼亚社会民主党人、前总理维克托•蓬塔(于2012年5月至2015年11月出任总理)表示他希望罗马尼亚成为“中国在欧盟国家中最好的伙伴”,同时坚定支持中国在罗马尼亚的投资。然而,当时的罗马尼亚总统及其他有影响力的政客表示要谨慎看待中国的投资。

李克强总理2013年11月对罗马尼亚的访问是他就任以来首次访问中东欧国家,也是中国总理近20年来首次访问罗马尼亚。访问期间,中罗政府共同发表了《在新形势下深化双边合作的联合声明》,声明强调中罗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堪称当前国家间关系的典范,这一关系建立在尊重对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照顾彼此核心利益的重大关切的基础上。

2014年是中罗建交65周年和建立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10周年,2007年至2013年间六所孔子学院在罗马尼亚相继成立,2014年7月,亚洲首家罗马尼亚文化中心在北京成立。

尽管2012年至2015年间中罗关系的发展呈现出积极态势,中罗之间签署的备忘录和各项计划并没有得到全部落实。中国宣布的在基础设施和能源领域的大型投资并没有得到落实,这主要是由于这些投资缺乏长期的政治支持。当前,中国是罗马尼亚的第18大投资来源国,投资总额约为8亿美元,主要来自于华为公司,中国烟草国际欧洲公司,运城制版集团,东辉运动器材及中兴公司。2015年,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与KMG集团协商,计划从哈萨克斯坦国有企业中收购罗马尼亚最大的炼油厂以及500个加油站。根据2016年3月签署的相关协议,中国企业将以6.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炼油厂和加油站,并在未来五年内投资30亿美元,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也将成为罗马尼亚能源市场的第二大投资者。这一收购有望在2016年10月前完成。这一协议也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领导人之前签署的40亿美元合作协议的一部分,两国将在油气、远程通讯及核能等领域开展合作。根据外媒的报道,一部分资金来自总额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中哈协议既是“一带一路”,也是哈萨克斯坦新经济政策的一部分。

这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的又一范例,这同时也表明,要想进入罗马尼亚市场,中国有时需要寻求第三方的帮助。

考虑到罗马尼亚目前的经济状况,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迫切需求,我们认为两国关系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中罗关系需要更多成功的合作项目,以及政府对于中国投资更加欢迎的态度,这些也将有助于改善对中国的认知。

 

问:您如何评价16+1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有哪些实例?

答: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补充,16+1合作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区域间合作规划,21世纪丝绸之路也包含了中国提出的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倡议,它既包含了众多高科技,比如高速列车的应用,也是中国在引领不断变化的时代的体现。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间的峰会、商业论坛、部长级会议及合作纲要等都以不同的形式推动了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在机制建设上也取得了成果,包括设立在波兰的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促进机构秘书处,中波联合商会,设立在匈牙利的旅游促进机构,设立在保加利亚的农业合作促进联合会等。此外,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也于2015年12月16日在北京正式成立,罗马尼亚前总理蓬塔也应邀出席,他也是中罗合作的积极倡导者。

2015年11月,《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也正式公布,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交通部长会议及商业论坛于2016年5月16日至17日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召开,会上通过的《里加交通物流合作纲要》也将有力推动亚欧交通走廊的建设。

正如波兰外长维托尔德•瓦什奇科夫斯基在2016年4月结束对中国的访问之际所说,中国企业有能力在波兰,以及亚得里亚海,波罗的海和黑海区域开展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在他看来,与中国开展合作将带来大量的机会,包括与中国承包商在波兰公路、铁路及机场建设中的合作,当然这适用于其他包括罗马尼亚在内的中东欧国家。

 

问:您怎么看待“一带一路”倡议?中东欧国家如何看待它?

答:“一带一路”倡议是21世纪最具规模和活力的倡议。在这一框架下,16+1合作、西欧国家、与俄罗斯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取决于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也将取决于由儒家价值观主导的中国外交。

提到中俄关系,我们想强调以下几点。一是中俄面临共同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连接两国关系的重要纽带。二是中俄都有意愿通过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而对国际经济秩序施加影响,金砖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开发银行可以在这方面发挥作用。三是在2015年7月的金砖峰会上,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参加高级别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中欧国家及欧亚经济联盟成员。俄罗斯向中国传递了这样的信号,也就是“一带一路”倡议并不被视作威胁,而是搭建合作的桥梁,中俄在亚欧地区仍然是战略合作伙伴。

目前并没有调查显示中东欧国家人民对于“一带一路”的态度,我想只要他们意识到和中国的合作可以带来好处,他们将会对这一倡议抱有积极态度。合作的政治意愿很重要,然而外交和软实力也同样重要。

 

问: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如何通过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发展?

答:媒体应该报道专家对于与中国开展合作的客观分析,误解和认知错误也应该被纠正。中东欧国家的孔子学院应该成为中国软实力的象征。如果人们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人文交流将会深化,这也是外交和经贸之外的丝绸之路又一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