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专访拉脱维亚国际事务研究所研究员马里斯•安德桑斯
问:基于您的观察,欧盟、波罗的海国家,或是拉脱维亚如何看待16+1合作框架?
答:欧盟成员国之间的情况会有所不同。在我看来,除政府官员、企业家和专家对与中国的这一合作关系感兴趣外,欧盟国家普遍缺乏对“16+1”合作框架的关注。在一些领域,特别是经济领域,倡议意味着更多机会,而在其他领域,倡议则蕴含着更多风险,因为这一倡议似乎是中国软实力和经济力量扩张的组成部分。
在拉脱维亚,从了解合作框架并对此感兴趣的群体视角来看,他们通常认为合作框架是扩大与中国经济合作的一种形式,特别是可以扩大拉脱维亚对中国的出口,吸引途经拉脱维亚的运输货物。
问:中国如何能够使16+1合作框架更富成效?
答:除“16+1”合作框架外,这16个国家并没有组成地区性的合作组织。我的意思是,这些国家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比如,在这些国家中,即有欧盟和北约组织成员国,也有非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各具不同;精神思想也存在差别等。因此,这些国家对与中国合作的期望度或者说优先性也并不相同。与此同时,这些国家又在与中国合作的利益方面存在竞争,如在进口中国物资或者吸引中国投资等方面。因此,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采用更加具有地区和行业针对性的方法。
其次,对于第一个问题,提高对合作框架的关注度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其成效。
再者,还应当强调并扩大中国与欧洲国家关系的紧密度和互惠度。16国在不同领域的经验和技术会对中国大有裨益。
问:下一届16+1峰会将在拉脱维亚举行。我们应对此如何期待?
答:也许拉脱维亚、中国以及框架内的其他国家将会在峰会期间致力于提出一些实践举措,但我并不看好峰会能够推出非常具有实践意义的成果。当然,下一届峰会可以巩固实施苏州方针以来的现有基础,并且起草一些有关未来发展目标和重点的计划。从拉脱维亚的角度来看,这次峰会将成为强调拉脱维亚与中国开展经济合作利益的一次珍贵契机,特别将有利于扩大拉脱维亚对中国的货物出口,提供旅游业、开放内陆以及为中国向西方货物运输提供空中交通基础设施等服务。
问: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已逾2年。波罗的海民众是否对这一战略部署感兴趣?他们对“一带一路”倡议意义的了解程度又是如何?
答:“一带一路”战略及所涵盖的交通问题基本上是拉脱维亚与中国合作的兴趣所在。交通运输行业是拉脱维亚经济的重要部门,并且也是为数不多地依然严重依赖俄罗斯,较少依赖其他独联体国家的部门。拉脱维亚的港口和铁路仍然是通向西方的“出口之门”之一。考虑到一些邻国不稳定的环境以及拉脱维亚与这些国家间依然富有争议的政治气候,对于拉脱维亚而言,货物来源与路径的多元化非常重要,而中国的货物运输则被认为是唯一可以很好地替代拉脱维亚内陆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途径。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拉脱维亚还将于今年5月设立“16+1”国家交通物流合作秘书处。
与此同时,我认为除交通和物流以外,其他“一带一路”倡议中所涉及的因素则很少为人们所关注。
问:中国和欧盟同意建立“一带一路”倡议和容克计划的协同机制。您认为,这将如何实现?
答:欧盟国家对所谓的“容克计划”持有不同的看法。“容克计划”的福祸尚未可见,不管怎样,我们现在去评判这个倡议还为时过早。
欧盟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开展协同对接或许具有一定基础。但是,合作应该建立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避免区别对待不同的投资者,互利才有可能实现。执行一般项目还可能存在一种风险,那就是其他地区的投资者在执行欧盟项目涉及到采购流程和标准时,他们的认知存在偏差。
问:您如何看待当今的中国与欧盟关系?
答:中国力量正在上升,中国的经济实力将会进一步加强,反过来将会继续巩固其政治和军事实力。因此,欧盟与中国之间的对话也将会逐渐扩大到具有利益一致性的众多领域,特别是在经济领域。但与此同时,中欧在其他领域的合作依然会存在一丝间隙。
同样还需注意的是欧盟共同外交政策的局限性,欧盟与成员国家外交政策的合作性及其优先性。
(马里斯·安德桑斯,拉脱维亚国际事务研究所研究员,RSU助理教授)
冯瑾译自以下链接:
http://ies.cssn.cn/english/intervierws/201604/t20160428_29879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