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中国援外60年》
作者:佚名 | 文章来源:转载 | 更新时间:2010-08-25 11:12:34

 

五集电视纪录片《新中国援外60年》在央视二套播出

 

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承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央电视台联合出品,全面反映新中国援外事业的五集电视纪录片《新中国援外60年》,已经制作完成。该片为配合全国援外工作会议的召开,曾于201081381619日的每晚23:25分在央视二套播出。

 

《新中国援外60年》第一次用电视的手法,全面、真实、系统地反映了在新中国四代领导人的指引下,援外工作所走过的6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解密了援外档案中鲜为人知的故事细节,展示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宣传了中国政府为世界和谐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该片从2007年开始策划,历时4年的拍摄采访,内容不断地进行丰富和充实。除调动中央新影珍贵的影像资料和国家商务部的援外档案外,摄制组足迹涉及非洲、亚洲、南太平洋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先后采访多个国家的高层领导和我国老中青几代援外工作者,展示包括坦赞铁路、中巴友谊路、援外医疗队等在内的数十个援外项目,同时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第一手援外故事和信息。展现了中国在促进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援助和合作,为世界和谐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援外60年》共为五集,每集三十分钟。

 

分集介绍

第一集《发展之援》

在四代领导人的指引下,新中国的援外工作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和前进。而中国对外援助始终贯彻的宗旨之一,即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开辟和平发展之路。

1950年向朝、越提供人道主义物资援助开始,中国政府便逐步向非洲、亚洲、东欧、拉美和太平洋地区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援助。朝鲜的玻璃厂、尼泊尔的砖瓦厂、缅甸的农机制造厂、中巴喀喇昆仑公路等等,这些涵盖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诸多领域的生产型项目,有效地促进了受援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近年来,为帮助受援国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中国还为发展中国家举办培训班,提供人才培训和交流活动。而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对外援助的八项原则,更表明了一直以来,中国的对外援助是无私的,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

 

第二集《民生之援》

中国的对外援助把关注民生放在了重要位置,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中国医疗援外,从1963年开始,逐步向非洲、亚洲、拉丁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的69个国家和地区派出医务人员两万多人次;通过援建尼泊尔传统医药研究中心等各种医疗机构,进一步改善了受援国的医疗体系。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项目、中国的农技专家组,正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农业耕耘着希望;另外,中国的援外一次次承担了打井供水项目,帮助一些亚非国家开辟水源,改善供水条件。

而当国家和地区发生重大灾难时,中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了同舟共济的内涵,体现了大国责任的真正意义。

 

第三集《友谊之援》

中国的对外援助,不仅为受援国的建设带来了技术,影响了他们的技术人员,还带来了不同文明的碰撞与交融,铺设了一条友谊之路。

拉姆岛上的女孩郑华,沿着郑和的友谊传奇来到中国;孔子学院等中国设立的教育中心,灌溉出一朵朵文化上的友谊之花;荷萨公路、坦赞铁路、缅甸的幸福村、斯里兰卡的会议中心……这些不同时代的建筑物与公路,更凝聚着人间的真情。

 

第四集《无私之援》

中国的援外是无私的、不附带任何条件的,是为了帮助受援国自力更生、在经济上独立自主。

亚非语系的莘莘学子,项目组的专业技术人才,他们施展语言才华,贡献智慧技术;他们不讲条件、默默奉献;他们与艰苦、忍耐甚至危险相伴;他们的无私精神深深烙在受援国的土地上,也烙在了当地人民的心里。

 

第五集《和谐之援》

中国的援外工作,是“和”文化的当代注解。柬埔寨政府办公楼、非盟中心、昆曼公路、援柬吴哥周萨神庙、援非青年志愿者……援外工作涵盖了交通运输、文教、体育以及社会公共设施等诸多领域,而在设计图纸上所没有的额外付出,更体现了中国援外项目组高度责任感。

 

资料来源:http://www.cndfilm.com/20100813/1035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