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1年国际形势展望
作者:陈向阳 王磊 | 文章来源:http://www.cicir.ac.cn/ | 更新时间:2021-02-19 10:00:00

        2021年,世界在新冠疫情之下步入动荡变革期,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大国力量对比加速调整,全球性挑战呼唤全球治理,全球战疫打造多极新格局,美国新政府催生大国新互动,多个地区动荡不定,中国外交引领“后疫情时代”。

  重大全球性挑战扎堆,全球治理持续承压   


 

  2020年新冠疫情横空出世、席卷全球,疫情仍将是2021年影响国际安全的最突出挑战。目前疫苗研发虽获进展,但其安全性、有效性、普及性等都存在问题。据估计,全球疫苗需求为100亿剂,而中短期内疫苗产能有限、缺口过大,且分配上“贫富不均”,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疫苗需求将难以满足。《自然》杂志刊文预测,至2021年中,全球累计感染人数恐将多达2.5亿,“间接性封锁”或成各国常态。新冠疫情还打击全球粮食供应链,恶化中低层收入群体的生活条件。联合国警告世界正处于50年来最严重粮食危机的边缘,阿富汗、也门、尼日利亚、南苏丹、喀麦隆等国面临饥荒威胁。

  在新冠疫情打压下,世界经济重启艰难,债务危机“利剑高悬”。IMF预测,受新冠疫苗推广提振,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有望达5.2%,但也只是“恢复性增长”,GDP水平仅比2019年略高0.6%。经合组织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称,疫情以来各国大规模出台货币宽松和财政救助措施,导致全球债务规模不断攀升,今年将高达280万亿美元左右,加大债务和金融风险。发达与发展中经济体日子都不好过,意大利、希腊等欧盟多国财政困难,而欧洲复苏基金要到今年下半年才能提供支持,此前资金短缺的国家只能自寻出路。G20虽已达成债务减免的框架协议,但效果有限,拉美、中东等国因抗疫支出产生的债务呈爆炸性增长,多国逼近“违约”边缘。

  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网络黑客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增大。全球升温再创新高,极端气候更趋频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应对气候变暖刻不容缓,呼吁各国尽快宣布进入“气候紧急状态”、加快落实《巴黎协定》。国际恐怖主义流毒远未肃清,“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欲“趁疫打劫”。

   

  国际格局悄然生变,全球战疫锻造多极   


 

  刚过去的2020年堪称划时代的国际格局转换之年,多极新格局在全球战疫中露出轮廓,多极包括美、中、欧盟、俄四大力量,彼此抗疫表现参差不齐、此消彼长:

  搞霸道与民粹政治的美国表现最差,软硬实力双输,霸权加速终结;欧盟在轮值主席国德国带领下联合抗疫,合力有限;俄罗斯抗疫坚持国际合作,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红场阅兵提振士气,修宪公投高票通过,普京总统有望长期执政;中国抗疫成效有目共睹,成为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化危为机迎难而上。由此可见,30年前冷战结束时形成的“一超多强”格局,和已持续多年的多极化,正转向新的多极格局,尽管这四大力量并不均衡,美国仍然最大,中美分量更重,故可被称为“多极+两超”、“多极与两超并存”的格局。

  展望2021年,各方抗疫将与其经济、政治、社会等诸因素叠加,四大力量走势不一:

  一是美国内伤内耗,“重新出发”前景不明。在1月20日拜登正式就职之前,败选总统特朗普仍不认输,仍在挑动支持者上街抗议。即便拜登上台之后,也将面临特朗普留下的乱摊子,主要精力被迫放在国内,对外难有大作为。当前美国疫情严峻,确诊人数已过2000万,病亡人数节节攀升。民主与共和两党对立,选民分化、种族矛盾、财政赤字叠加,拜登政府受制于国内,对外修复盟友关系亦非易事,即便逞强也是外强中干;

  二是欧盟“压力山大”。面临疫情反复与英国“脱欧”双重挑战,默克尔总理作为德国及欧盟的“领头羊”,在其下半年离任后前景堪忧;

  三是俄罗斯负重前行。抗疫仍然艰巨,经济结构单一,综合国力短板明显,GDP规模有限,加之民主党上台加剧美俄矛盾;

  四是中国内外兼修、稳健复兴。即将出台《十四五规划纲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经济发展质量更高、韧性更强。对外引领公共卫生与气候变化等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美国新政府“恢复理智”,大国竞合复杂重组   


 

  拜登政府走马上任,美国内政外交势必深度调整回摆,引发新一轮大国互动。

  一是美欧将有限度修复跨大西洋“裂痕”。一方面,拜登的政策主张回归主流建制派,符合欧洲“期待”,美欧因特朗普“胡作非为”导致的裂痕有望弥合。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等欧盟领导人表示,欧盟2021年首要任务是重振多边主义,这与拜登政府“重返”全球舞台相契合。欧盟并邀请拜登参加欧盟2021年特别峰会,抗疫、经济、气候、安全和多边体系将是双方合作议题;

  另一方面,美欧“裂痕”或将愈合,但时光已无法倒流。双方实力地位、优先事项及对彼此的认知均已改变,且在数字税、贸易协议等问题上多有分歧,破镜难以重圆。欧盟及其大国领导人反复强调“战略自主”,即是要放弃对美幻想,降低对美依赖,故欧美之间更多只是相互利用、抱团取暖。

  二是美俄对立或进一步升级。特朗普政府曾一度对普京“眉来眼去”,怎奈双方结构性矛盾深刻和美国内反俄势力强大,结果是美对俄制裁不断升级,彼此战略角力加剧。加之拜登及其外交安全政策团队对俄素无好感,中短期内双方不具备关系转圜和好的可能。特别是在政治和外交领域,拜登对俄涉嫌“干预”美国大选和近期对美实施网络攻击怀恨在心,恐将加大对俄国内及独联体地区的干预渗透。

  三是中美关系渐趋“正常”,但竞争与合作并存。面对中国加速崛起,美不断强化“对华竞争”,着力打压中国成为民主与共和两党共识,拜登政府的对华策略或有手法上的改变,但本质不变。

  一方面,中美有望逐步恢复人文交流、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和疫情等全球性挑战,双方紧张关系可望有所缓和;但另一方面,拜登上台对改善中美关系的空间有限,美仍视中国为“最大竞争对手”,在某些领域或比特朗普更甚。拜登团队倾向于以更灵活手段,在联合国等多边舞台和国际经贸规则问题上,联手欧洲、日本等盟友共同对中国施压。

  疫情阴影叠加地缘博弈,多个地区动荡不安 

  


 

  一是多方角逐令亚太与印太地区“高烧不退”。拜登的外交与安全政策团队不乏亚太问题老手,美对外仍将聚焦亚太与印太,企图强化对华地缘围堵。战略与外交上,将改变特朗普敲诈亚太盟友的短视做法,巩固盟友关系,凸显共同价值观,加大对东亚峰会、APEC等地区多边机制的参与;军事与安全上,联合盟国在印太保持强大军力,重点经营美日澳印“四国机制”,以南海问题等为“抓手”,对朝鲜强调“无核化”。日本、印度一面“配合”美“印太战略”,一面谋取私利,英、法、德等域外大国则将在印太地区加大力度“刷存在感”。

  二是若干地区国家间矛盾激化易使冲突多点爆发。中东格局复杂重塑,以色列与伊朗、沙特与伊朗之间势同水火,彼此发生代理人冲突风险犹存,拜登欲重返“伊核协议”受制于美伊矛盾。南亚地区印度与巴基斯坦巴围绕克什米尔争端激烈对抗,印一味加大对巴施压,双方容易擦枪走火、乃至危机升级。欧亚地区“纳卡冲突”双方停火容易、和解艰难,其他领土争端和跨界民族矛盾恐将诱发新的军事冲突。

  三是疫情持续导致多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恶化、政局不稳,容易因选(举)生乱。欧亚地区多国如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将迎来选举,各国反对派利用民众不满伺机而动。拉美地区,阿根廷、墨西哥将举行立法机构选举,厄瓜多尔、秘鲁和智利将举行总统选举,五国都因应对疫情而大幅增加财政开支,导致入不敷出,贫困、不平等和高失业率加剧,选举压力叠加经济困境诱发多国社会动荡。非洲安全与稳定堪忧,多国防疫形势严峻,饥荒风险升高,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等国政局动荡。

  中国外交为《十四五规划》与建党百年主动塑造有利外部环境,充分彰显中国正能量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国外交将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以外促内、以斗促合,增信释疑、聚同化异,危中寻机、变中创新,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动荡变革期,不断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重点有三:

  一是引领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维护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2021年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和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中国将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支持增强世贸组织的有效性和权威性。积极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推进国际抗疫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筹办好昆明世界生物多样性大会,推动国际社会落实《巴黎协定》,通过自主节能减排等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二是积极运筹大国关系,均衡开展“多极外交”。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加强两国各领域、各层级战略协调,为世界和平安全和全球战略稳定打造中俄支柱;增进中欧战略互信,在维护多边主义、坚持自由贸易、应对气候变化上凝聚共识,拓展数字、绿色等新兴领域的务实合作,加快落实《中欧投资协定》;着眼美国新政府上台,运筹中美“竞合”博弈,管控分歧与竞争,争取重开对话、重建互信,并就抗疫、经贸、气候变化、反恐、网络安全等努力重启合作,注重求同存异;运筹中美欧与中美俄两个“大三角”,以及中美日、中美印、中美英等“小三角”,扩大战略回旋空间。

  三是运筹“中美邻”三边关系,多管齐下主动塑造“大周边”,破解域内外大国以“印太战略”对华围堵企图。以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周年为契机弘扬“上海精神”,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尽快生效实施,推进中日韩三方互利合作,深化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建设。管控中邻领土争端,妥善应对地区热点。

  原文载《半月谈》2021年第1期  

 

http://www.cicir.ac.cn/NEW/opinion.html?id=e92bf825-fd95-41b8-ba99-420a0457ae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