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新成员国政治制度影响由“硬”变“软”
中东欧国家的政党制度转型与欧盟东扩进程同时启动。在加入欧盟之前,欧盟影响中东欧国家政党制度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直接输入规则、范式和制度。例如,在波兰剧变之初,欧盟就提出建立多党制作为向波兰提供经济援助的附加条件。1993年6月,根据“哥本哈根标准”,要求申请加入欧盟的中东欧国家必须是稳定的多元化的民主国家,拥有独立的政党、定期进行选举,确保民主。将欧盟共同体法条款的所有规定内容作为候选国参与入盟谈判必须遵守的先决条件等。
中东欧国家入盟之后,开始正式参与欧洲层面政治活动。欧盟各常设机构中开始出现中东欧籍官员和工作人员的身影。以波兰为代表的中东欧国家在欧盟层面的发言权和话语权不断增多。东扩十年来,对于已经成为欧盟正式成员的中东欧国家,欧盟采取间接和柔性的方式,不断用新观念、话语形态和非正式规则等影响其原有的政党理念、政党精英观念,取代了过去依靠硬性输入刚性转移。
在欧盟东扩带来的制度影响下,中东欧国家的政党制度依照西欧政党制度模式建立并得以迅速规范运行,国内政党之间竞争与合作的结构发生彻底改变。就像波兰国内政党制度转型中政党的数量和规模、政党意识形态分化的向度、政党对社会的渗透程度,以及规范政党运转的宪制框架和选举规则等制度要素都出现明显变化。
入盟前后决定“左”“右”政党因素变化大
那些能够进入议会参与组建政府,或能够威胁到议会多党联合形成政党执政联盟的政党,被称为相关性政党。对1989年至2011年波兰历届议会选举、总统选举和历届政府组阁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与欧盟东扩同步的波兰政治转型过程中,波兰国内相关性政党的数量不断减少,政党规模的组合形式由二十多个相关性政党相互竞争的极端分裂形式转化成四个相关性政党相互竞争的有限分裂形式,政党竞争形态也由激烈的、无规则的离心性竞争变为温和的向心性竞争。上述变化趋势在波兰开始申请入盟时出现,在波兰加入欧盟之后呈现出稳定态势。可见,波兰的政党格局能够从极度混乱无序竞争状态发展到稳定的有规则竞争状态,欧盟东扩进程中的制度引导作用无疑在实践层面发挥了巨大影响力。
根据政党和政党制度理论,政党的意识形态左右分化向度主要依据政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社会问题的不同态度而产生。波兰转型以来,各政党在本国政党光谱上的意识形态分化的向度同样也在入盟前后出现明显变化。上世纪80年代起,波兰国内政党光谱上政党意识形态最明显的左右分野来自于是否支持变革和对社会主义时期的不同看法。波兰加入欧盟之后,政党在是否支持欧盟问题上采取的不同立场代表了国内民众对待欧盟的不同态度——支持欧盟与怀疑欧洲,成为政党意识形态分化的一个新向度。波兰最明显的政党分化产生于卡钦斯基双胞胎兄弟执政时期(2005年至2007年),当时卡钦斯基兄弟领导的法律与公正党持有强烈的疑欧立场。2008年,莱赫·卡钦斯基总统在波兰议会通过欧盟《里斯本条约》之后甚至拒绝立即签署该条约。欧盟东扩为波兰带来的这一新的政党分化向度,增加了选民改变投票偏好和投票策略的几率,成为导致波兰由原本左翼和右翼政党轮流上台执政演变成两个中右翼政党轮流执政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选举政治条件下,观察政党对社会的渗透程度,可以借用选举投票率和选举浮动率两个指标。选举投票率显示参与选举投票这一最基本政党政治活动的公民比例,选举浮动率则显示参与投票的选民中在前后两次选举之间将选票投给不同政党的选民比例。简而言之,这两个指标可以说明有多少民众对政党感兴趣,又有多少民众坚持支持同一个政党。1989年以来,波兰的议会选举投票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的较低水平,而选举浮动率却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2001年的选举浮动率曾达到转型以来49.30%的最高值,说明有近一半的投票选民改变了投票方向,在两次选举时将选票投给了不同政党。加入欧盟之后,2005年与2001年相比、2007年与2005年相比、2011年与2007年相比,选举浮动率持续下降。2011年波兰议会选举时,选举浮动率达到转型以来的最低值24.6%,政党竞争明显出现稳定化和制度化趋势。
转型是中东欧国家政治变迁的源动力
波兰等中东欧国家摒弃高度集权的一党制用时较短,但他们要真正建立起稳定的多党并存、竞选执政的西方式多党制度却是极为曲折而复杂的进程。欧盟东扩进程启动之后,中东欧国家旨在摆脱原有社会主义国家身份、迅速“回归欧洲”的强烈愿望,与欧共体希望扩展政治边界、维护欧洲和平的想法,在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的问题上找到了对话与合作的途径。在争取尽快加入欧盟的过程中,中东欧国家都尽量以建立令欧盟认可的民主制度作为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从根本上说,制度特性及其所带来的政治吸引力是欧盟东扩进程能够影响波兰等中东欧国家政党制度变迁的根本源动力。
(作者单位:中央编译局政党研究中心)
http://www.qstheory.cn/zhuanqu/bkjx/2014-08/30/c_11122851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