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欧合作——越走越近的宝贵经验
作者:佚名 | 文章来源:http://www.ciis.org.cn | 更新时间:2015-08-29 15:42:00

   国研院 时间: 2015-08-24 作者: 崔洪建 责编: 龚婷

 

 

  随着中国与欧盟的前身——欧共体建交进入第四十个年头,中欧关系正步入“不惑”的成熟期。中欧从相识相交到如今的密切合作,走过了不平凡的岁月,经历过坎坷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将有助于中欧更真切地了解彼此、更理智地处理分歧、更积极地推进合作,这是确保未来中欧关系可以继续克服各种障碍、走得更好更快的重要前提。

  中欧密切合作来之不易

  中欧关系从无到有、由疏及近的发展来之不易。上世纪七十年代是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随着中美关系的缓和,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也逐渐步入正轨。此时的欧洲共同体在经历了十年的发展后(1965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但各自仍为独立法人),也急于通过发展和中国的关系来打开东方的“机遇之门”。在欧方的主动接近示好下,中国政府也认识到欧洲国家及其区域一体化组织欧共体在维护国际战略平衡、扩大中国对外交往中的重要性。中欧之间得以建立起正式的外交关系(1975年5月6日,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外交关系。1983年10月,中国与欧洲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分别建立外交关系。1983年11月1日,中国与欧洲共同体正式宣布全面建交),成为对世界格局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

  由于欧洲一体化沿着从经济到政治、安全的发展路径推进,中欧关系发展的大致脉络也是在时机成熟之时,从经济领域到政治、安全领域逐步拓展,日益具有全面性和战略性。1998年和2001年,中欧分别建立起“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和“全面伙伴关系”。2003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政府也于同年发表了首份对欧盟政策文件。这标志着双方都将对方视为最为重要的合作对象,中欧关系成为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但伙伴之间也会有差异、争吵和摩擦。中欧关系在2006年后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是欧方在对华合作中开始设定一些“条件”,要求中方去适应它的规则和议程。2008年奥运火炬在欧洲传递期间发生的不愉快、一些欧洲政要在涉藏问题上制造事端以及双方在气候变化、贸易纠纷等问题上的分歧,导致中欧关系经历了一段困难时期。

  中欧的历史传统和政治制度不同,因此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也不同,达赖问题、人权问题等时而会成为中欧之间的“麻烦”。而且面对中国迅速增长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欧洲方面也越来越感到压力,时不时地会拿出一些保护主义的工具来在经贸关系中制造障碍。中欧之间是否能走得近还能走得远,关键要看双方有没有诚意和智慧去解决问题。在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中欧双方逐步发展出70多个磋商和对话机制,涵盖政治、经贸、人文、科技、能源、环境等各领域。建立于1998年的中国—欧盟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作为双方最高级别的政治对话机制,更是在化解分歧、凝聚共识、推进合作上发挥了巨大的引领作用。机制化的合作机制和日渐成熟的合作心态,确保了双方求同存异进而聚同化异的合作大局。

 

  利益融汇是中欧合作的基石

  经贸合作曾经是将来也仍是中欧关系的重要基础。中欧之间的地理阻隔并没有妨碍双方在经贸和技术上互通有无、结成重要的“生意伙伴”。经过四十年的发展,中欧年贸易额从1975年建交时的24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6151亿美元,现在平均每天中欧贸易额将近17亿美元,与四十年前一年的总额相差无几。欧盟已经连续10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且还是中国最大的技术来源地。当然,中国的巨大市场和制造业发展也为欧洲带来了巨大的实惠:中国已经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制造”已经在欧洲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了。

  中欧同样是国际舞台上重要的政治和安全伙伴。中欧都支持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方向,反对由一国来主宰国际事务,主张国际上的事情最好由大家商量着来办。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共识,中国和欧盟在2003年时都反对美国入侵伊拉克,双边关系也因此提升到了“全面战略伙伴”的高度,共同成为反对单极世界的重要力量。现在的国际形势纷繁复杂,更需要中欧双方坚持多极化世界的发展方向,坚持合作共赢,坚持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冲突和热点问题等宝贵的共识,只有这样才能为国际社会创造更多的发展和合作机会。

  中欧都是人类悠久灿烂文明的杰出代表,孕育出了伟大的亚欧文明,因此中欧之间的文化交流有高度、有内容、有前景。现在每年往来于中欧之间的游客数量近千万人、在对方国家学习的留学生接近25万人。频繁的人员往来在帮助中欧人民之间更真切地了解对方文化的同时,也架起了中欧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

  四十年风雨见证了中欧的共同成长。欧盟从当初的九个成员国发展到现在的二十八个成员国,有十九国共同使用的欧元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中国则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国际事务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的中欧关系更经历了快速发展。2013年双方发表了《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在习近平主席2014年对欧盟总部进行的首次访问中,中欧共同提出了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的宏伟目标,将中欧合作带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在“一带一路”构想的愿景和行动计划中,欧洲也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是中国共商、共建和共享“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中欧关系站在了更高的发展起点上。

  四十年风雨不仅见证了中欧的各自发展,也磨砺出了稳固的中欧伙伴关系。如果用恋爱和婚姻关系的不同时期来形容,那么中欧关系在过去四十年中渡过了“蜜月期”和“摩擦期”,现在正步入全面合作、深入交流、关系成熟的稳定期。在总结宝贵经验的同时,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共同期待中欧继续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未来。

  (来源: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网站,2015年8月)

  http://www.ciis.org.cn/chinese/2015-08/24/content_81816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