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查理周刊》让欧洲良心折损一半
作者:佚名 | 文章来源:http://gb.cri.cn | 更新时间:2015-09-17 15:44:00

   2015-09-16   |   来源:环球时报   |   编辑:李雪   |

  法国《查理周刊》杂志的两幅漫画因恶搞海上遇难的小艾兰而在社交网站上引起普遍谴责。那两幅漫画一幅是小艾兰的遗体趴在沙滩上,旁边立着一幅麦当劳的快乐儿童餐广告,上写“儿童餐买一送一”。另一幅画着一个被认为象征艾兰的小孩头朝下沉入海水中,而旁边一形似基督的人物则在水上行走,图说写道:“耶稣在水上行走,而穆斯林小孩在沉入海中”。

  小艾兰遗体趴在海滩上的照片震动了整个欧洲和全世界,很多欧洲人正是受那张照片的触动,转而支持政府对接纳叙利亚难民采取积极态度。人道主义一时间主导了欧洲,德国因洞开国门尤其受到世界的尊重,获得全球穆斯林的好感。然而《查理周刊》这么一搞,把欧洲的人道主义光芒遮去一半。

  本来欧洲社会对接受叙利亚难民就顾虑重重,那些顾虑暂时被强烈涌起的同情心冲淡了。然而人们一直担心,欧洲社会的良心难以经受时间和利益的侵蚀,他们或许用不了多久就会被不断涌来的难民搞烦。《查理周刊》的最新漫画似乎印证了这种不妙的情形。

  《查理周刊》虽然恶俗、极端,但它针对外来移民及宗教摩擦的那些夸张之作又常常反映法国及欧洲人的一些基础情绪,并非只是那个编辑部里“一小撮人”的古怪念头。

  反对接纳叙利亚难民的在欧洲大有人在。前些日子人道主义旗帜在欧洲猎猎招展时,那些人的很大一部分做了“沉默的人群”。有的人即使反对难民进入,表达方式也较委婉、克制。不知道《查理周刊》的放肆之举是否是一个信号:那些力量要公开站出来“反攻”了。

  反对接收难民的人和反对欧洲成为移民社会的人有很大交叉。他们厌倦了欧洲社会在种族、宗教上的多元化,抱怨外来人口挤占了资源,并且认为欧洲的多元化进程是可逆的。他们其实想错了,无论他们愿意不愿意,欧洲都不太可能将现有种族及文化上的“纯净”原封不动维持下去。

  欧洲是最早现代化的西方社会,现代化的一个伴生潮流就是全球化。欧洲主要国家都是早期全球化的推动者,它们的崛起使用了全球资源和市场。随着世界上围绕发展机会的竞争趋于激烈,欧洲及西方国家只向外扩张,而拒绝把本国社会对外开放,已完全没有可能。

  接收叙利亚难民是欧洲对外开放在特殊时期针对特殊问题所被迫采取的特殊方式。欧洲若想在它们同难民输出国之间重新构筑一道道“柏林墙”,这是一种天真,是焦虑之下的一种发狠。

  人生而平等,这样的口号过去响彻西方社会内部,今后它会逐渐成为全人类打破国界限制的一种追求。一些落后及动荡国家失去了现代化的机会,那些国家里部分敢想敢为的民众会采取个人方式努力挤进现代社会。他们这样做的条件更加成熟,行动起来也会更加坚决,互联网还为他们采取联合行动提供了方便。

  民主化等政治浪潮不断漫过边界,边界不再有传统意义上阻绝一切的强悍。难民潮这一次已经冲破了欧洲边界,它一定会在今后尝试将这种冲破推向日常化。

  《查理周刊》不代表法国,更不代表欧洲,《查理周刊》的新漫画只能招来一片骂声,欧洲右翼对难民及移民潮的抵制将增加欧洲社会的紧张,但同样难以挡住上述大趋势。围绕难民和经济移民下一步会发生哪些摩擦,或将构成这个世界最直接关注的动向之一。

 

  http://gb.cri.cn/42071/2015/09/16/8211s51046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