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德国驱逐巴尔干移民
作者:佚名 | 文章来源:http://www.ftchinese.com | 更新时间:2016-01-04 15:20:00

   2015年12月29日 英国《金融时报》 盖伊•查赞 班贝格报道 沙班•科玛(Shaban Khema)是一名来自科索沃的IT经理,这个节日季他只想要一样东西——可以留在德国。但他的机会十分微小,而且还在不断变小。

  32岁的沙班说:“如果我必须回去,就等于被判了死刑。我的未来在这儿,不在科索沃。”

  沙班是德国对巴尔干地区移民最新采取的强硬政策的牺牲品。德国在向叙利亚内战难民敞开国门的同时,对阿尔巴尼亚和科索沃等国的人关上了这道大门。成千上万名移民现在面临着驱逐出境,其中许多人已经在德国居住了好几个月。

  这一举措是柏林方面“欢迎文化”(Willkommenskultur)的另一面;“欢迎文化”体现于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今年9月作出的一个决定。当时默克尔决定绕过欧洲的庇护规则,允许滞留在匈牙利边境的成千上万难民进入德国。这一作法不但导致欧洲意见分 歧,还为她招致了国内对手的严厉批评,他们担心这会鼓励更多不受控制的移民。

  遣返巴尔干移民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这些批评的回应,其意图是通过清查并遣返经济移民来减少移民总数。的确,遣返人数一直在稳步上升,截至11月底,今年已有1.8万人被递解出境,而2014年全年为1.1万人左右。

  但在宏观层面上,该策略起不到什么缓解作用。至今年底,德国预计将登记100万寻求庇护者,新难民还在不断涌入。

  但是在获准留下的移民群体中,将不会出现沙班的名字。他和妻女最近被送往班贝格(Bamberg)一座专为巴尔干移民准备的营地,等待被递解出境。这座移民营位于风景如画的巴伐利亚小镇,是由原美军军营改造的。

  沙班的焦急显露无遗,他在德国已经待了10个月,惧怕回国。他说:“那儿现在一片衰败。你只有行贿才能得到一份工作或是获得治疗。”

  班贝格移民营的设立,是因为德国议会通过了更为严格的难民法案,将科索沃、阿尔巴尼亚和黑山共和国列入“安全的”原籍国名单,今后来自这些国家的庇护申请将被认为“显然毫无根据”。更多的改变包括将发放给移民的现金换成实物福利,比如购物代金券或车票。

  班贝格现在容纳了850名难民,大多数人要么是从巴伐利亚州各地的临时旅馆带到这儿,要么是由当地警察送来的。这里条件艰苦,居民们对这里的食物和每月200欧元的微薄津贴都抱怨不已。

 

 

  20来岁的阿尔巴尼亚青年纳兹米(Nazmi)说:“许多人都自动离开了,因为这里的条件真是太差了。他们给我们每天的三顿饭都是萨拉米香肠,让人觉得自己像头动物。”

  当地官员则表示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这里有学校、游戏室和医疗中心,红十字会还提供旧衣服。居住环境可能有些拥挤,但至少温暖而干燥。

  在某种层面上,班贝格移民营也是个宣传工具。

  上弗兰肯区政府的斯特凡•克鲁格(Stefan Krug)是这里的负责人,他说:“来德国的人以为会获得几百欧元,一块土地,还有工作。这个营地应该有助于向巴尔干国家传递德国的现实形象。”

  批评者则表示这是一个被故意歪曲的形象。当地一家难民慈善组织的工作人员西尔维亚•沙伊布勒(Sylvia Schaible)说:“这是一种吓阻、隔离、贫民窟话的体制,而我曾经以为这种体制不再可能在德国出现。”

 

 

      每一个新进入这座移民营的人都要去登记,并接受德国联邦移民署一名官员——所谓的“裁决者”——的面试。避难申请被拒的人可以提出上诉,如上诉失败,他们 的案子会被移交给一个政府机构,由其安排他们的遣返事宜。过去处理避难申请需要几个月时间,班贝格移民营的目标是将这一时长缩短至10个工作日左右。到目 前为止,班贝格移民营还没有一人获准留在德国。

  负责人克鲁格承认班贝格移民营的气氛“相当阴沉”。

  他说:“人们知道自己为什么被送到这里,而且他们极有可能得到一个负面的决定。”

  班贝格移民营自9月成立以来,已有463人自愿回国,170人被递解出境。该移民营计划至今年底将容量扩到1500人,明年3月扩大至4500人。德国最终将设立5个这样的移民营。

      20多岁的波斯尼亚人拉伊夫•泽伦科威克(Raif Zelenkovic)来自图兹拉(Tuzla),他已经为坏消息做好了准备。与班贝格移民营里大多数人不同,他会说一口流利的德语,上世纪90年代他还 是孩子时曾在德国生活过6年,后来他们一家又搬回巴尔干地区。今年1月他又回到德国,他认为这里才是自己的故乡。

  他说:“我唯一想要的就是能在这儿工作,我并不想要福利。我只想像其他人一样,我需要一个未来。”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5492?fu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