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瑞士透视”之一:直接民主乐与忧
作者:佚名 | 文章来源:http://www.ftchinese.com | 更新时间:2013-05-13 14:42:45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段秀杰

【编者按】本文是资深媒体人、曾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日内瓦首席记者的段秀杰为FT中文网撰写的“瑞士透视”系列文章的第一篇。该系列的其他文章我们将陆续刊发,敬请关注。

    一

    如果你是一位普通的公民,对国家出台的一项新法令颇有微辞,你能做些什么?在中国,私下里骂骂娘、在微博里发几句牢骚,抑或在网络公众平台上匿名跟帖说几句狠话,这就差不多了。而在瑞士,你则可以有另外一种玩法:先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一份提案,在100天内找到5万个拥趸在你的提案上签名,然后提交给相关部门备案,成为每个季度都会举行的全民投票的议案之一,如果你的主张获得参加投票的过半选民的支持,那么你赢了,你痛恨的那项法令将会被宣布废除。这种选民可以通过手中选票直接对国家事务行使权力的行为,叫做直接民主。这一制度在瑞士已存在了160多年,被称为瑞士政治文化的一座纪念碑。

    1848年,瑞士成为联邦制的现代化国家。与其他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瑞士也实行代议民主制,通过大选选出议员,组成议会上下两院来选举国家最高领导层,制订法律。然而,瑞士又有其独特的国情。800年前,阿尔卑斯山腹地的三个州结成同盟,形成瑞士的雏型。此后,瑞士是周边地区不断加入同盟逐渐扩大的,名为一个国家,实为松散的邦联。而且,这些加入到瑞士大家庭的各个州差异甚大,分属不同的欧洲古老民族,宗教信仰也不同,目前瑞士同时使用四种官方语言——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拉丁罗曼语,就是民族多样性的产物。而“广场议政、举手表决”这种古老的民主方式在传承数百年后一直得以保留,以直接民主的方式存在着。

    初到瑞士,笔者就发现了奇怪的现象。并不是大选时节,但日内瓦教堂广场、市政厅、湖边公园等人流密集地区都可见宣传牌,用漫画、引人注目的美术字体等来吸引人们的眼球,这些宣传牌就是为即将举行的全民投票造势的。久而久之,我便发现了一些名堂。虽然如前文所说,瑞士任何公民理论上都可以发起举行全民投票的提议,但真正实施起来是难上加难,基本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很难想象一个人以一己之力可以在三个月内搞到5万个签名,而这个指标由一个组织或机构通过其职员或志愿者来完成,就要容易得多。实际上,对瑞士的直接民主制度利用最多的,正是那些无法通过选举进入议会的小政党,或者是工会、环保组织这样的组织和机构,客观上成为代议民主的一个补充。

    别小看这些小政党和组织的能力。根据瑞士的法律,通过它们组织的全民投票甚至可以对国家基本大法宪法进行干预。如果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为自己的提案寻求到10万个签名,就可以要求进行全民公决。如果全民公决的结果是全国超过一半的选民以及过半的州(瑞士有由26个州组成)都以多数票通过了这项提案,那么议会就必须按提案要求对宪法相关条款进行修改。

当然,修改宪法的机会不多,全民投票中涉及更多的是与民生相关的话题。有的话题重大而严肃,有的小巧清新,而有的只能用“无厘头”来形容,叫人难以评说。

    二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瑞士全民投票有几个题目颇为吸引眼球,而投票的结果也很有趣,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瑞士人个性保守以及勤劳、热爱公益的美德。

    3月举行的第一次全民投票中有一项议案涉及面最广,那就是由瑞士工会提出的,将目前每年四周的带薪假期延长到六周,与西欧主要国家趋同。让外界大跌眼镜的是,这个看起来是为劳动者争取福利的议案竟然以三分之二的反对票被否决。世界舆论一片哗然,同声赞叹瑞士人热爱劳动、不恋享受的美德,那几个身处危机的西欧国家媒体找到了这个好榜样,更是有了奚落本国懒惰国民的依据。但瑞士媒体对于这个结果却出奇地平静,因为这早在预料之中。保守务实的瑞士人在经济危机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时,是绝不会让手中的饭碗有半点闪失的。

    这一年,瑞士有两项议案的内容涉及到房子。与中国买房人被艳羡不同,这两项有利于置业的议案通通被否决,在瑞士买房子会更加不易。为了帮助年青人早些买下属于自己的房子,一项提案提出一个减税计划,如果一对夫妇要攒钱买房,那么他们可有最多每年2万瑞郎(约为13万元人民币)作为购房储蓄,这笔钱不计入年底的纳税申报中,得到税务减免,减免期限最长可为十年。这个听起来比较温和的提案并没有得到支持,超过半数的人反对,大多数反对者认为,有钱买房的人是中产阶级,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不应该受到优待。在瑞士,有自主住宅的居民只有40%,看来,占人口大多数的租房一族对这个扶持有钱人的提案用脚投了票。

    另一项提案是关于第二套住宅的。瑞士对第一套自住住宅没有什么限制,而如果想建或购买第二住宅,则有很严格的限制。这个提案是针对一些经济界人士提出的放宽对第二住宅的限制,以房地产业来刺激经济的观点提出的反提议。最终,以环保组织为主的游说发挥了作用,提案获得通过,今后第二住宅仍将受到严格限制,各地区建设第二住宅的比例不得超过20%。

    要评选2012年最受选票欢迎的提案莫过于博彩业资金用于公益事业的倡议了。87%的人同意,今后赌场、彩票等收益都将进入联邦和各州的财务库,联邦和各州将按照明确的比例获得款项的使用权,其中赌场收益用于伤残遗属保险基金,运动彩票收益用于公益事业。

    全民投票的大多数提案与民生相关,而有的时候似乎是由于自己的日子过于安逸,没有太大的生活压力,有时间对生命、尊严进行更广泛的思考,于是一些匪夷所思的提案诞生了,更不可思议的是,这样的提案竟然会得到多数投票者的支持。2008年9月的一项提案可以让读者来领略瑞士人的独有情怀。这项关于动物权利的新法律在瑞士生效。这项条款繁复的新法律的目的只有一个:“保护动物权利,让它们活得体面,死得有尊严”。

    这项法律涵盖的范围很多,从家养宠物、农场的家畜,甚至用于实验的动物以及马戏团里的动物明星,无所不包,对动物们的权利考虑得很周全。“让动物活得体面”,不仅要求主人给动物提供足够的物质生活,其精神生活也不能或缺。比如动物园和农场中的鹦鹉、荷兰猪、牦牛、山羊等动物,据说是喜欢群居,如果形单影只,精神将受折磨。所以新法律要求动物主人考虑到这些动物的特性,给它们找同伴,新法律对动物最少数量的限度也做了具体的规定。比如鹦鹉至少一对,山羊三只等等。还有,主人不能按自己的意愿来装饰宠物。主人自己穿耳钉,身上打洞以示时尚前卫,这个自便,但如果要把宠物的尾巴剪齐、耳朵打洞做装饰,或者做个整形外科手术,都是触犯法律的行为,被严格禁止。

    “让动物死得有尊严”,也有许多具体的规定。如果主人搬家或者想换换花样,不想再养家中那一缸金鱼了,要处理掉。直接倒入马桶冲走的方法是绝不允许的,合法的办法是采用“科学方法”,对金鱼实施安乐死后,再倒进马桶。还有,根据新的法律,以后瑞士的钓鱼爱好者不可以像以前那样,将钓到的鱼再重新扔回水塘,也不能再使用活鱼做鱼饵。对于这些条条框框,有的人则质疑它们是否真的是想动物之所想。打个比方,许多有养猪经验的人都认为,猪在泥中打滚是其最快乐的事,而新规定要求主人必须让猪戒了这个习惯,而改在淋浴下冲澡纳凉,不知道猪猪们是否会领这个情呢?

    三

    比起对待动物的这付菩萨心肠,瑞士人对自己同胞的某些急迫诉求却没有那么有人情味。瑞士有两起著名的公案,扯皮数十年,数次在投票中被否决。记者在日内瓦生活的数年间,对这个只有十几万人的小城的堵车难题颇为头痛。日内瓦依湖而建,老城区在靠近法国一侧的坡地上,被称为左岸,随着联合国欧洲总部及十余个专门机构六十年来陆续落户,日内瓦新城面积逐步扩大,数以万计的国际职员每天在新城上班,晚上回到老城的居所。跨湖的巨大车流依靠的只有一条湖滨公路以及一座被称为勃朗峰大桥的主桥。于是,四十多年前,有人提议在日内湖上再修一座大桥或者是建设湖底隧道,解决湖两侧交通拥堵的问题。然而,这个议案却一直未被通过。反对的理由多半是环保,或者是破坏日内瓦湖的完整性景观,但也有人认为,这个结果与此议案受益者多半是来自世界各地在瑞士的外国打工者不无关系。

    还有一例。瑞士唯一的意大利语区提契诺州被高大的阿尔卑斯山与瑞士腹地隔开,唯一的通道就是在山底修建了约100年的铁路隧道和一条修建了约30年的公路隧道。记得2010年记者驱车前往提契诺州时就遭遇过大堵车,当时正值瑞士的传统假期前,堵在隧道外的车阵绵延数十公里,等了两个多小时才进入隧道。这样的堵车常常上演,对意大利语区的经济发展的拖累早已显现,而对于再修建一条公路隧道缓解交通压力的提案也已被数次否决,理由跟日内瓦湖大桥如出一辙,对此,支持建隧道的政府也无计可施。眼下,让瑞士政府揪心的还有一个即将到来的全民投票提案的命运。政府去年表示,支持瑞士东部山区的达沃斯圣莫里茨等小城申办2022年冬奥会,并承诺出资3000万瑞郎支持申办活动。瑞士离上次举办冬奥会已有60多年了。政府认为冬奥会可以很好提升瑞士的国家形象,但环保组织并不这样认为。最终,是否申办还要由3月份的全民投票来决定。

    瑞士人通过手中的选票直接决定国家的大事小情,这种直接民主制度让许多瑞士人感觉良好,自称为“世界上最有权力的选民”。瑞士政府也对这种在现代社会保留下来的传统政治文化大力弘扬,将其列为“瑞士形象委员会”向世界推荐的重点项目。一批批被称作“民主游客”的外国政治家在考察过之后,几乎一致地认为,这种制度的存在是由瑞士的历史和国情决定的,而且每年四次全民投票所花费的巨大人力和财力资源也只有瑞士这种人口少而又富裕的小国才能实现。

    与此同时,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近些年,全民投票的投票率持续走低,大多数不满50%,参与投票的多半是议案的反对者,这就导致议案屡屡被否决,很难说投票结果是代表了大多数的民意。而且,一些组织和政党为了确保自己主张得以实现,贿票行为时有发生,成为这一制度的恶疾。

    不仅如此,直接民主制度还导致了政府决策的效率低下,一些涉及国计民生的政策无法落实。严重时已损害国家的信誉。瑞士法律规定,政府签署国际协议需经全民投票通过。二十多年前,瑞士人以高票否决了政府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决定,一时间,处在中部欧洲被四面均为欧共体国家包围的瑞士陷入到孤立之中,国家前途令人担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瑞士政府苦心孤诣,通过十多年的谈判,与欧盟签署了二十多个双边协议,基本覆盖与欧盟全部合作领域。对于这种“只同居不结婚”的关系,许多欧盟国家的人表示反感,认为瑞士人只从欧盟获得好处,而不愿承担责任,是个十足的利己主义者。此外,瑞士近几年通过几个“将犯罪的外国人驱逐出境”、“禁止修建带有伊斯兰教尖顶风格建筑”等议案也引来不少外界的批评,认为其与欧盟法律和国际法相悖,影响恶劣。

    作为瑞士特色的直接民主制度已走过了160多年,如何在传承的同时加以完善,使其适应全球化时代的社会发展,已是摆在瑞士人面前的一道课题。

(注:作者段秀杰是资深媒体人,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从事国际新闻报道25年,在瑞士工作五年多时间,对瑞士国情、文化、社会生活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文编辑刘波。)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0346?fu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