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05 11:06:49 来源:参考消息网 作者:欧陆观察 责任编辑:周蜜
核心提示:一个世纪以前,世界是多极的,现在中国虽具有威胁力,俄也想要恢复苏联的地位,领头的还是美国。
参考消息网8月5日报道 西班牙《阿贝赛报》7月31日发表题为《有发生新世界大战的可能吗?》的文章。
“那是一场危机的开端,两个核大国美国和苏联之间的一场对抗将世界推向了核毁灭与人类灭亡的悬崖边缘。”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的这番话让人回想起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当时冷战的两大主角差点做出毁灭一切的举动。
52年过去了,形势似乎没有这么严峻,也许同样严峻。乌克兰东部亲俄武装击落民航班机造成大量平民死亡的事件,欧盟和美国对俄罗斯总统最亲近的圈子实施制裁,以及以奥巴马和普京为主角的中东紧张局势似乎唤醒了新冷战的幽灵。
美国贝尔弗科学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格雷厄姆·艾利森曾在《大西洋》月刊发表文章,阐述了地球距离新世界大战有多近的观点,并列举了1914年与2014年的7个相似点和7个不同点。
相似点
1.修昔底德陷阱
格雷厄姆·艾利森用“修昔底德陷阱”来形容帝国看到自己的权力地位受到威胁时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古希腊和斯巴达之间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1914年的大英帝国对德国产生了这种恐惧。一百年后的今天,美国看到中国威胁到了自己全世界老大的地位。
2.一场“全面战争”,有些不可思议
20世纪初的战争是家常便饭:殖民战争、局部冲突……但没有人策划一场大规模冲突。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经历了一个相对平静期。格雷厄姆·艾利森认为,核武器和经济全球化推动了这种平静期的巩固。正是这种相互依存和对全面毁灭的恐惧决定了目前发生冲突成为“难以想象”的事。
3.我们在经济、社会和政治上相互依存
无论是1914年还是2014年,相互依存的关系都是大国之间的关键。一个世纪以前,德国和英国是最大的经济伙伴,两国的精英都是在同样的大学中培养出来的。今天中国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产品的最大进口国。要说两国会发生冲突似乎是在说胡话。
4.民族主义
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指出,1914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日渐分裂,塞尔维亚人想要大塞尔维亚,俄国和奥匈帝国想要巴尔干地区的权力。
2014年中国和日本因钓鱼岛主权发生冲突,欧元危机触发了欧洲的民族主义浪潮。
5.军事实力
1914年英国和德国生活在持续威胁中。俄国是两国的主要对手,法国的注意力集中在法德边境地区。这种紧张局势造成国防预算猛增。
2014年美国国防部计划设立所谓的“反威胁区域”,这项计划其实是为了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保护自己。
6.奇怪的结盟
亨利·基辛格说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逐渐酝酿产生的盟友关系是“外交的最后审判机器”。例如现在,美国在亚洲的盟友比中国多。这就意味着如果中国想要攻击日本,按照已经签署的协议,就相当于中国向美国开枪。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如此,结盟就意味着将所有人拖下水。
7.权力诱惑
格雷厄姆·艾利森举了一个例子:1914年的奥匈帝国在俄国的上升及其对巴尔干奴隶的花言巧语面前没落了。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认为,派皇位继承人到萨拉热窝去有助于收复支持率和权力。然后就是历史记载的内容了。
今天的日本在多年的衰落和通货紧缩之后,决定修改和平宪法,开始重新武装,应对中国和朝鲜的威胁。
不同点
1.文明的冲突?
根据塞缪尔·亨廷顿的理论,2014年不同文明之间的价值观差异要超过1914年。这就对稳定构成了威胁。
2.经济实力受到控制
1914年,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贷款提供国。2014年,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其中大部分债务掌握在中国手中,中国不愿意同需要还自己这么一大笔钱的国家发生冲突。
3.地理条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突是发生在家门口,是在欧洲大陆。今天美国和中国或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潜在冲突都需要跨越一个大洋。
4.核武器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一个世纪以前是不存在对核战争摧毁全人类的担忧的。今天这种担忧已成为事实,并且在冷战期间避免了一场冲突的发生。
5.军事平衡
1914年一切都被瓜分一空:英国统治着海洋,德国拥有最强大的军队,法国和俄国也不甘落后。一百年之后,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军队能够应付一场与美国的常规战争。
6.技术与透明度
1914年人们担心德国会秘密调动军队。大国参谋部获悉德军调动情况的唯一途径是大使馆和情报人员发来的电报和书信。这么做的风险很高,也有可能会失败。今天的通信是实时的。
7.结构与世界政治
一个世纪以前,世界权力得到划分,世界是多极的,没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大国。现在虽然中国具有威胁力,俄罗斯也想要恢复苏联的地位,但领头的还是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