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综述:创新使英德制造业焕新生
作者:佚名 | 文章来源:http://www.qstheory.cn | 更新时间:2014-11-13 16:44:15
2014年10月31日 来源:新华网     作者:记者 张家伟 唐志强 刘石磊

  原标题:综述:创新使英德制造业焕新生

  新华网北京10月31日电 英国和德国都是早期工业革命的先驱国家,两国制造业发展道路不尽相同,尽管曾遭遇不同时期的产业低潮期,但在创新驱动下,传统制造业在两国重获新生,有力支撑经济持续发展。

  英国聚焦高端制造业

  英国是历史上首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发达的制造业曾带来丰厚的利润和强大国力。然而进入20世纪以来,这座曾经的“世界工厂”逐渐失去往日光辉,金融业、服务业的兴起将制造业推向夕阳产业边缘。

  但英国人很快发现,过度去工业化并非“一剂良药”。金融危机以来,英国金融业遭受重创,实体经济的支柱作用重新获得关注,“再工业化”也被提上日程。

  为促进制造业回流,加大制造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英国政府出台了新的经济发展政策,促使已转移到其他国家的工厂、生产线和业务回归本土。首相卡梅伦在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上说,近年来,每十个英国中小企业就有一个将其部分产能迁回英国。

  税收优惠是吸引制造业回流的主要措施之一。2013年英国公司税降至23%,低于其他国家30%左右的平均水平。

  英国的“再工业化”并非简单让海外工厂回流,重复工业化进程,而是更强调升级和创新,打造高端制造业。政府在2008年推出了“高价值制造”战略。为此,政府采取资金扶持、政策鼓励等一系列措施,力争以创新贯穿从研究设计到商业化的整个过程。

  在政策鼓励和推动下,英国的制造业迎来新生。去年年底,英国制造业接到的各类订单达到20年来最高水平。也正是得益于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恢复,英国国内失业人数逐渐呈下降趋势。

  德国坚守制造业创新

  与英国不同的是,德国制造业一直是当地经济支柱,尽管在新兴国家廉价产品的冲击下,该国制造业也曾经历一段低潮期,但德国企业对创新和品质的坚守,很快就抵挡住这波冲击并恢复元气,至今依然占据全球产业顶端。

  德国联邦教研部数据显示,2012年,德国科研投资共计795亿欧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98%,其中企业投资538亿欧元,占科研总投入的67.7%。其中,制造企业的研发投入最高,占所有企业创新支出的86%。

  “创新是引领西门子前进的核心价值之一。”德国西门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凯飒在发布2013年财务报告时说道。

  目前,西门子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超过160个研发中心。2013财年,西门子在研发领域投入43亿欧元,占公司总运营收入的5.7%。这期间,西门子产生专利6万项,同比增长5%,专利数量创历史新高。

  除了西门子这样的大型企业,德国制造业的另一大主要支撑来自数以千计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多为家族经营,厂址设在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却提供了德国三分之二的就业岗位。他们专注于不太引人注意的细分市场,凭借高品质,他们的产品在各自领域占据全球数一数二的市场份额。

  相比大型企业,这些中小型企业资金不够雄厚,他们的创新主要依靠与政府和高校有紧密联系的研究机构。

  以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为例。这个协会下设67个研究所,遍布德国各地,每年开展六千至八千个研究项目。其中大部分是不超过两年的短期项目,研究成果可直接投入商业应用。而且每家研究所都与高校合作,实现企业、研究所与高校资源整合。

  统计显示,与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合作的企业中,大约三分之一是员工不足250人的中小企业,近一半企业的员工在千人以下。

  全社会开展创新合作

  从英国和德国两个国家的发展可看出,创新合作是最佳驱动力,尤其是联合企业、科研机构和学校等各界力量的合作模式,更容易形成一种全社会范围的创新风潮。

  比如,仅在过去一年中,英国政府就资助了十余个创新中心等机构的建设,涉及领域包括生物技术、智能系统和材料化学等。

  英国还强调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目前该国很多科研机构设立了信息化向工业领域渗透的研究课题,比如考文垂大学借助信息技术,针对数字化产品设计实现直接快速成型,从而减少实体模具制造成本和制造时间。

  此外,美国国家科学院“技术、创新与企业家精神”项目主任查尔斯·韦斯纳也曾撰文向美国推介德国的研究所与企业合作创新模式。

  数据显示,2013年,德国平均每小时劳动力成本31.7欧元,比欧盟平均水平高34%。韦斯纳说,在劳动力成本高的背景下,德国制造业仍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小型企业能从弗劳恩霍夫协会这样的研究机构得到有针对性的研发支持。

  可以看到,通过全社会的创新合作,英国和德国的制造企业把资源集中在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上,避开与低劳动成本地区的价格竞争,从而赢得市场,保住本国就业岗位,维持经济活力。

   (执笔记者张家伟 采访记者唐志强 刘石磊)

http://www.qstheory.cn/international/2014-10/31/c_11130636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