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波兰
作者:资料室 | 文章来源:资料室 | 更新时间:2009-04-10 09:06:30

  

 国家概述:

    全称波兰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Poland)。官方语言为波兰语。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8:5。旗面由上白下红两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构成。白色不仅象征古老传说中的白鹰,而且还象征着纯洁,表达出波兰人民渴望自由、和平、民主、幸福的美好愿望;红色象征热血,也象征着革命斗争取得胜利。人口3815.7万(2006年),其中波兰族占98%,此外还有乌克兰、白、白俄罗斯、立陶宛、俄罗斯、德意志和犹太等少数民族。全国约90%的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首都是华沙(Warsaw)。

 

 自然地理:

    位于中欧东北部,北濒波罗的海,西邻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东北和东南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相连。面积为31万多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28公里。地势北低南高,中部下凹。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72%。主要矿产有煤、硫磺、铜、锌、铅、铝、银等。2000年硬煤储量为453.62亿吨,褐煤139.84亿吨,硫磺5.04亿吨,铜24.85亿吨。琥珀储量丰富,价值约近千亿美元,是世界琥珀生产大国。波兰的森林面积为889万多公顷,森林覆盖率近30%,主要山脉有喀尔巴阡山脉和苏台德山脉。较大河流有维斯瓦河(长1047公里)和奥得河(波兰境内长742公里)。最大的湖泊是希尼亚尔德维湖,面积109.7平方公里。全境属于由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

 

 历史:

    波兰国家起源于西斯拉夫人中的波兰、维斯瓦、西里西亚、东波美拉尼亚、马佐维亚等部落的联盟。公元9、10世纪建立封建王朝,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18世纪下半叶开始衰落。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三次被沙俄、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瓜分,1918年11月11日恢复独立。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后建立波兰共和国,后改名为波兰人民共和国。波兰统一工人党(共产党)执政40余年。1980年,反政府组织--团结工会组织全国大罢工,波当局于1981年12月至1983年7月实行战时状态,宣布团结工会为非法组织。1989年4月,议会通过了团结工会合法化和实行议会民主等决议。1989年4月波兰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确认团结工会合法化,决定实行总统制和议会民主。1989年12月29日将波兰人民共和国改名为波兰共和国。

 

 政治: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国民大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任期4年。众议员460名,参议员100名,均通过直接选举产生。议会得到下院3/5的票数就能推翻总统的否决。总统选举法规定,如某一候选人在第一轮选举中的得票率超过有效选票的50%,即可当选;如无一人达到50%,则由获选票最多的前两名进入第二轮继续竞选,得票较多者当选。总统任期5年,可连任一届。现任总统是莱赫·卡钦斯基(Lech KACZYNSKI),2005年12月23日就职。目前已注册登记的政党有200余个,有影响的政党有:①法律与公正党(Prawo i Sprawiedliwosc),2001年6月成立,党员约3000人;②自卫党(Samoobrona);③波兰家庭联盟(Liga Polskich Rodzin),2006年5月,法律与公正党、自卫党、波兰家庭联盟组成多数派联合政府;④公民纲领党(Platforma Obywatelska),在野党,成立于2001年1月;⑤民主左派联盟党(Partia Sojuszu Lewicy Demokratycznej),1999年4月成立,在野党,党员约8万。2005年9月,法律与公正党在议会大选中以26.99%的得票率成为第一大党,2006年4月,该党联合自卫党、波兰家庭联盟就联合组阁达成一致,由总统莱赫·卡钦斯基和孪生哥哥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共掌大政。波兰在加入欧盟后,成为欧盟决策机制中举足轻重的一员,2007年简化的欧盟宪法又给予了这个传统的东欧国家很多利益。但即使如此,它仍是欧盟中大西洋主义的代表,比较重视和考虑美国在背后的影响和支持。

 

 经济:

    在世界上处于中等发达水平。自1989年推行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为模式的变革以来,大幅度放开物价,允许私人开办银行,建立有价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实行货币自由兑换。1992年经济开始回升,是中东欧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工业以采煤、机器制造、造船、汽车和钢铁为主。农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数的28.3%。波兰是世界十大旅游国之一。旅游业已成为波兰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654.12亿美元,世界排名第24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5%左右。德国是波兰的最大贸易对象国,占其出口额的27.7%,进口额的23.5%。与法国、俄罗斯和意大利的贸易往来也很活跃。波兰的失业率在欧盟中是最高的,2006年达到16%。失业率居高不下使波兰到西欧务工的人数逐年增加,估计在几十万人左右。

 

 军事:

    1943年10月12日建立波兰人民军。1990年更名为波兰军队,将8月15日定为建军节。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防委员会是最高国防决策机构,总统任该委员会主席。国防部作为最高军事行政机关,负责执行议会对军队的政治领导和行政保障,部长由文职人员担任。总参谋部是国防部领导下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负责军队的指挥和训练。现役武装力量总人数为14.15万人,预备役23.4万人。多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目前在阿富汗驻兵87人,在伊拉克驻兵2300人。

 

 外交:

    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实现同欧洲的一体化,加入欧盟和北约。1999年3月12日加入北约,2004年5月1日加入欧盟。奉行近欧亲美,重视其他大国关系和睦邻周边的全方位外交政策。优先发展对美关系,努力发展与欧盟所有成员国关系,加强与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合作。现同178个国家有外交关系。1999年3月12日,波兰正式加入北约。1949年10月7日,中国和波兰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中波两国有着传统的友好关系,早在1950年两国就签署了第一个政府间贸易协定。近年来,中波关系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基础上稳步发展,中波经贸关系也有了长足的进展,2006年中国与波兰进出口总额为467161万美元,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48.2%,其中出口额为400443万美元,进口额为66718万美元,累计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4.3%和19.7%。

 

 文化教育:

    教育体制分为小学六年,中学三年,高中三年。高等教育一般为四或五年。2004年普通教育经费和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为12.98亿和88.67亿兹罗提,分别占财政预算的0.7%和4.5%。文盲人数约占全国人口的1%。著名的高等学府有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1364年)、华沙大学(1816年)、波兹南密茨凯维支大学(1919年)、华沙工业大学等。波兰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肖邦和居里夫人。肖邦是波兰人引以为骄傲的伟大作曲家和钢琴家。华沙举办的五年一度的肖邦国际钢琴大赛,成为国际音乐界的顶级盛事。出生于华沙的居里夫人是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她为人类揭开原子的奥秘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