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英国
作者:图资室 |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 更新时间:2009-04-24 09:41:57

 

 国家概述:

全称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官方语言为英语,威尔士北部还使用威尔士语,苏格兰西北高地及北爱尔兰部分地区仍使用盖尔语。国旗米字旗,深蓝底色,白边红色正十字代表英格兰守护神圣乔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苏格兰守护神圣安德鲁,红色交叉十字代表爱尔兰守护神圣帕特里克。人口约6039.3万(2006年)。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分属不同的宗教社团,包括英格兰教会(亦称英国国教圣公会,占英成人60%)、苏格兰教会(亦称长老会,有成年教徒59万),另有天主教会及伊斯兰教、印度教、锡克教、犹太教和佛教等较大的宗教社团。民族主要是盎格鲁和萨克逊人。首都伦敦。

 

 自然地理:

英国是位于欧洲西部的岛国,由大不列颠岛(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岛东北部和周围一些小岛组成。隔北海、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陆界与爱尔兰共和国接壤。面积24.36万平方公里(包括内陆水域)。英格兰地区13.04万平方公里,苏格兰7.88万平方公里,威尔士2.08万平方公里,北爱尔兰1.3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1450公里。地形分为英格兰东南部平原、中西部山区、苏格兰山区、北爱尔兰高原和山区等四部分。英国是欧盟中能源最丰富的国家。它是世界主要生产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主要能源为煤、石油、天然气、核能和水力。主要河流有塞文河(354公里)和泰晤士河(346公里)。北爱尔兰的讷湖(396平方公里)面积居全国之首。森林资源贫乏,森林覆盖面积279万公顷,占英本土面积约11.5%:其中英格兰约8.7%,苏格兰约16.9%,威尔士约14.1%,北爱约6.1%。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

 

 历史:

公元前地中海伊比利亚人、比克人、凯尔特人曾先后来到不列颠。1—5世纪英格兰东南部为罗马帝国统治。罗马人撤走后,欧洲北部的盎格鲁人、萨克逊人、朱特人相继入侵并定居于此。7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许多小国并成七个王国,从731年到829年,七国混战。至八世纪中叶,麦西亚国王奥法即位,自称英格兰国王,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称英格兰国王的君主。829年威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统一英格兰,史称这段时期为“盎格鲁-撒克逊时代”。8世纪末遭丹麦人侵袭,1016—1042年为丹麦海盗帝国的一部分。1066年诺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兰,建立诺曼底王朝。1215年约翰王被迫签署大宪章,王权遭抑制。1338—1453年英法进行“百年战争”,英国先胜后败。1536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合并。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建立海上霸权,并断断续续持续了300多年。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68年“光荣革命”后确定君主立宪制。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世界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开始衰败。1920年英国设立北爱兰郡,并于1921—1922年允许爱尔兰南部脱离其统治,成立独立国家。1931年颁布了著名的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认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20世纪60年代,英帝国殖民体系瓦解,1973年英国加入欧盟。

 

 政治:

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君主为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君主形式上具有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和各属地的总督的权力,以及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等权力。实行内阁制。由国王或女王任命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出任首相并组阁,向议会负责,内阁具有实权。议会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机构,由国王、上院和下院组成。上院主要由王室成员、新封终身贵族、少量世袭贵族、司法贵族及教会领袖组成,不经选举产生。下院由普选产生,任期5年。英国的宪法不是一个独立的文件,它是由成文法、习惯法、惯例组成。主要有大宪章(1215年)、人身保护法(1679年)、权利法案(1689年)、议会法(1911年、1949年)以及历次修改的选举法、市自治法、郡议会法等。英国实行多党制。主要政党有①工党(Labour Party),执政党,1900年成立,原名劳工代表委员会,现有党员25万左右(2004年),是英国第一大党。近年来,工党更多倾向关注中产阶级利益;②保守党(Conservative Party),主要反对党,前身为1679年成立的托利党。现有党员约30万名。该政党的支持者一般来自企业界和富裕阶层;③自由民主党(The Liberal Democrat Party),原自由党和社会民主党内多数派,1988年3月成立。现有党员7万名。英国其他政党还有苏格兰民族党(Scottish National Party)、威尔士民族党 (Plaid Cymru)、 绿党(the Green Party)、英国独立党(UK Independence Party)、英国国家党(British National Party)、以及北爱尔兰一些政党如:北爱尔兰统一党(Ulster Unionist Party)、民主统一党 (Democratic Unionist Party) 、社会民主工党 (Social Democratic and Labour Party)、新芬党 (Sinn Fein) 等。2007年英国选出新首相布朗,布朗是原英国财政大臣,在任职期间颇有政绩。他的上任体现了英国民众希望英国经济能够有更好的表现。

 

 经济:

英国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世界第3大对外投资国,主要债权之一,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无形贸易进出口国之一。私有企业为经济的主体,占据了生产总值的82%和总就业的79%。工业发达,主要工业有采矿、冶金、机械、电子仪器、汽车、食品、饮料、烟草、轻纺、造纸、印刷、出版、建筑等,航空、电子、化工等工业也比较先进,海底石油开采、信息工程、卫星通讯、微电子等新兴技术近年有较大发展。英国主要工业原料依赖进口,因此重视对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目前,英国有供发电的核电站14座。英国农、牧、渔业发展均衡。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雇佣人数占就业比重均为欧盟国家最低。它是牲畜、食品、农业化学、农机的主要出口国。生产的农产品可以满足全国食品需求量的70%。用于耕作的土地占国土面积77%。畜牧业发达,畜牧产品羊毛、牛皮、乳品质量高,其相应的加工业也较为发达。渔业可满足本国需求的60%。英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5%左右,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75%。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业、零售业、旅游业和商业服务(提供法律及咨询服务等)。伦敦是世界最大的国际外汇市场和国际保险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英国旅游业是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其收入占世界旅游收入的5%左右。旅游业以王室文化和博物馆文化为最大看点,歌剧院、美术馆、古建筑物、主题公园和商店也是主要旅游点。伦敦、爱丁堡、加的夫、布赖顿、格林威治、斯特拉福、牛津、剑桥吸引大量游客前往观光。英国是世界第四大贸易国,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5%以上,主要出口机械、汽车、航空设备、电器和电子产品、化工产品和石油,主要进口原材料和食品。2006年英国国民生产总值23413.71亿美元。

  

 军事:

英国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是“国防与海外政策委员会”,首相任主席,成员有国防大臣、外交大臣、内政大臣、财政大臣等,国防参谋长和三军参谋长必要时列席会议。英国是北约集团的创始国和主要成员国。国家战略的核心是:积极参与世界事务,维护英国的国际地位;依靠和借助北约集体防务力量来保卫欧洲和英国本土的安全,并扩大英国在欧洲的影响;积极加强与英联邦国家的联系,保护其广泛的海外利益。国防部为国防执行机构,既是政府行政部门,又是军事最高司令部。英国实行志愿兵役制,服役期3、6、9、12、15年不等,一般最长为22年。英军建军时间可追溯到17世纪中期,其名义上最高统为帅女王,实行正规军与预备役部队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截至2005年,英国现役军人207630人,预备役272550人(其中陆军预备役201150人,地方自卫队40350人,海军预备役28500人,空军预备役42900人)。英国拥有海基战略核力量,弹道导弹核潜艇4艘,“前卫”级弹道导弹和潜艇4艘。军事工业发达,武器装备的现代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它是世界武器出口大国,主要出口类别包括军用飞机、战术导弹、作战舰艇和军事电子设备。

 

 外交:

英国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世界五个核大国之一,是欧盟、北约、英联邦、西欧联盟等120个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国。截至2001年初,英国同185个国家建立了外交或领事关系。冷战结束后,随着英国势力的削弱,它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呈下降趋势。工党政府上台后,对外交政策作了较大调整,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使英国外交处境和国际地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继倡导“第三条道路”的改革国际金融体制后,英国又推出“新干涉主义”和“国际关系新准则”,提出改革联合国安理会职能及决策程序,要求改写联合国宪章,授予联合国进行“人道主义干涉”权力。对欧洲政策更趋积极,倡导欧洲共同防务建设,先后与法、意发表欧洲共同防务宣言,参与建立欧洲快速反应部队。进一步加强与美特殊关系,是美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坚定盟友。重视发展与其他大国关系,保持和扩大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积极参与全球事务,保持强大的国防力量,强调自由贸易。加强在环境保护、人权、发展等问题上的国际合作。将人权问题作为其外交政策的核心。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年6月17日,中英达成互派代办的协议,1972年3月13日,两国签订了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84年12月19日,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关系进入良好发展时期,双方进行了一些列重要互访并签订了许多合作协议。英国是中国在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06年1-12月,中英贸易进出口总额达3,066,959万美元,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25.2%;进口总额650,638万美元,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17.8%;出口总额2,416,321,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27.3%。

 

 文化教育:

英国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结构完备。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实行5--16岁义务教育制度,北爱地区实行4~16岁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归地方政府主管,公立学校学生免交学费,约占学生总数的94%。私立学校师资条件与教学设备都较好,但收费高,学生多为富家子弟,约占学生总数的6%。高等教育起源于700多年前,中央政府负责管理,无论是科研质量还是毕业生质量在世界上一直享有盛誉。自1992年政府颁布高等教育改革议案后,英国几乎将所有的多科性技术学院都改名为大学,改名后的大学获取了学位授予权,过去的大学学位授予委员会也因此失去其职能,在政府教育改革议案的建议下被取消。英国高等院校根据其性质、特点和学位授予情况分为不同类型。目前共有大学90所,学院123所,高等教育学校50所。,著名的高等学校有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华威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和卡迪夫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