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英国对外引资的“短板”
作者:佚名 | 文章来源:http://www.ftchinese.com | 更新时间:2014-06-16 16:40:28

    2014年06月12日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记者 朱振

    中国总理李克强即将开启的英国之旅无疑是中英关系继续转暖的不错兆头。

    两国因西藏问题而冰冻许久的外交关系,随着去年底英国高级政治领导人陆续访问中国而宣告终结。在那波行程密集的访华之旅中,不列颠的政商界代表几乎倾尽全力地让“英国是最开放、最自由市场”的口号响彻中国大江南北。但最新的数据却显示,在吸引中国投资这项课题上,英国仍有努力空间。

    根据会计师事务所安永(EY)最新发布的年度调研报告,2013年英国在吸引海外直接投资(FDI)方面战绩颇佳,不仅成为对国际企业最具吸引力的欧洲国家,而且在诸多细分行业都取得了在欧洲的绝对领先地位。但在这份看上去很靓丽的成绩单上,对中国企业吸引力的相对欠缺,却成了为数不多“短板”之一。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英海外投资的项目落地数量达到799个,同比增幅达到14%,占全欧市场份额的五分之一,这一比例已基本达到英国过去十年来的最好水平。

    对国际企业来说,英国最具吸引力的市场领域包括商业服务、软件研发和金融产业。这其中增长最为强劲的板块来自软件开发,2013年这一领域在全英吸引的海外投资项目数量达到186个,增幅55%,占到全欧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同时英国吸引的海外科研投资项目数量也达到52个,占据整个欧洲外来研发投资总额的18%。这些因素帮助英国首次超过德国,紧随中国、美国、印度、巴西之后,成为跨国企业眼中最具投资价值的全球第五大国。

    然而这并非意味英国在欧洲已经独孤求败。安永的报告显示,如今英国已成为美国、日本和印度等重要经济体在全球最大的海外投资目的地。2013年,印度在欧洲49%的投资项目都落地在了英国,对美国和日本,这一数字分别为28%和22%。但与此相对,在中国对欧洲的所有投资项目中,英国市场只分到了19%的份额,而德国的比重则达到44%。报告着重强调,对中国海外投资吸引力的相对不足,已成为英德之间最显著差距。

    造成这一问题的因素复杂多样,除去长期遭遇的“政治冷落”,英国制造业水平相对落后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历史数据显示,中国对德投资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正在经历成本升级的中国企业临着向高端制造业转型的激烈竞争,而以先进的制造和研发能力著称的德国无疑能得到中国企业的青睐。

    但毋庸置疑,差距的存在并非意味着英国政商人士的懒惰。相反,英国政府已经把加强对中国等高增长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往来为首要任务,以此对冲欧元区经济低迷对英国经济的压力。而中英经贸关系在2013年也的确取得了新的突破:双边贸易首次跨越700亿美元大关,创历史最高水平。中英之间的贸易增长率也长期保持着高于中欧贸易均值的水平。

    与此同时,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选择英伦三岛作为其开拓国际市场的跳板。包括北京建工集团参与的价值6.5亿英镑的曼彻斯特机场商业区项目;中国地产商“总部基地”启动的10亿英镑的伦敦皇家码头改造计划;万达集团斥资10亿英镑购买英国游艇公司圣汐和其在伦敦市中心建造的豪华酒店;通信设备供应商华为也早已把英国作为其全球化战略布局中最重要的市场;金融领域,伦敦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设正在日趋完善,中国建行成为首家伦敦人民币清算银行的决定也已被明确提上日程表。

    尽管在去年访华时曾因过于放低身段而遭遇本国舆论口诛笔伐,尽管近来愈发复杂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仍可能为未来的经贸合作增添不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面对三年来首次到访英伦的中国国家总理,东道主身份的卡梅伦首相必定会继续调高招商引资的吆喝嗓门。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6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