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新:会计政治观视野下的中欧“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在中欧关系中,“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一直是阻碍双方合作继续深化的关键症结之一。在欧盟制定的五项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标准中,政府干预、公司法及汇率等标准受到广泛关注,而其中的会计标准则似乎常常被忽视。2004年6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初步评估报告,该报告提出,中国有四项标准未能达标,其中,没有建立一套符合国际会计惯例的会计准则体系这一项目赫然在列。欧盟将会计与一国市场经济地位挂钩这一问题充分表明了会计的国际政治含义。尤其是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范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会计标准问题更是引发各方热议,甚至成为历次二十国集团(G20)首脑峰会的重要议题之一。会计何以成为国家元首们讨论的主题?这种新的会计现象显然与人们对会计的传统认知相悖,因而必须引入一种新的会计观念即会计的政治观来进行合理的解释。

    在会计的传统观看来,会计是一个“中性的”信息系统,它应该而且能够客观反映基本的经济现象,因此,反映组织财务状况和经济绩效的会计报表可以做到像“绘制地图”一样客观。而会计政治观则重点关注会计现象发生的政治背景及其发展的政治逻辑,并认为,会计是企业组织权力系统中一个能够直接控制组织资源获取和利益分配的子系统;通过该子系统所制定的最符合组织利益的绩效衡量标准,组织的资源控制权和利益分配权得以不断扩大,最终实现组织所代表的社会政治结构的强化与扩张。因此,一方面,会计成为将现有社会政治结构合理化的手段,相应地,会计报表也就成为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记录,因而难以做到对基本经济现象的客观反映;另一方面,当代表不同社会政治模式的组织在同一市场上展开竞争时,完全采用某一特定组织的绩效衡量标准就意味着对其他标准的断然否定,这无疑会削弱其他组织乃至这些组织所代表的国家的竞争力,由此必然引起国家政治力量的介入,会计问题就自然地转化为国际政治问题。

    从会计政治观这一认识出发,我们可以加深对中欧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存在分歧的理解。在中方看来,中国市场取向的改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为转型经济体,俄罗斯的“市场经济地位”尚已获欧盟承认,但欧方却迟迟不肯在该问题上对中国松口,导致近年来中欧在经贸领域摩擦加剧,因此,欧盟对待中国的做法实为采取双重标准、将经济问题政治化。不可否认,欧盟的做法夸大了中国市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但从另一方面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我们缺乏对欧盟的了解有关。欧盟作为一个“国家联合体”,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国际组织,因而具有其特殊的治理理念和行为方式。与美国倾向于“用武力征服世界”的做法不同,欧盟更为注重“用规则改变世界”。欧盟现已成为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者,它所寻求的是一种建立在有效的多边机制上的国际秩序,着重运用其软力量输出“欧洲规则”以维护和增进欧洲利益。一位欧盟官员曾表示,欧盟最终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的主要障碍来自产业界和成员国因担心欧盟对华贸易逆差上升而对欧盟施加的双重压力。因此,中国的会计标准未能达到欧盟的“市场经济地位”标准就是欧盟运用“欧洲规则”维护欧洲利益的表现。

    实际上,欧盟如此看重会计标准问题与其自身在这方面的惨痛经历不无关系,这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欧洲跨国公司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时所遭遇的重大挫折。两德统一后的十年间,德国政府为东部建设提供了接近2万亿马克的财政转移支付,这导致国内利率大幅攀升,使得传统上以银行为主要融资来源的德国大型公司开始寻求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并试图与美国会计标准“互认”。然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坚持要求这些公司按照美国会计标准调整其会计报表。由于急需资金,戴姆勒-奔驰公司接受了调整会计报表的条件,结果是:公司在德国会计标准下的1680万马克的盈利变成了美国会计标准下9490万马克的亏损!面对美国主导国际会计标准且无视欧洲利益的现实,欧盟委员会在2002年通过立法程序有条件地采纳了国际会计准则并获得了在该领域的强大话语权。在这一原本严重受制于美国的制度领域,欧盟通过灵活务实的手段与美国角力,最终实现了与美国平等对话的战略意图。可以说,美欧国际会计标准主导权之争生动体现了欧盟的治理理念与行为方式。

    因此,在中欧经贸联系日益密切且标准主导权大多为欧方所有的背景下,我们更应加深了解欧盟的治理理念,主动适应欧盟的行为方式,共同参与欧盟推进的全球治理,在加强与欧方沟通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合作空间,进而增强中国在国际标准领域的话语权,这比之在面对欧盟标准时的被动应付和单方批评显然更有利于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实际上,中国在一些领域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比如,中国在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方面所作的努力就已经获得了欧盟的赞成与肯定。2008年11月,欧盟决定自2009年起至2011年年底前的过渡期内,允许中国证券发行者在进入欧洲市场时使用中国会计准则,这是国际资本市场首次正式接受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中欧会计等效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也意味着中欧在“市场经济地位”的会计标准方面增强了互信、达成了共识。这充分表明中国与欧盟在国际标准领域的互利合作是完全可行和富有潜力的。中国在理解“欧洲规则”、适应“欧洲规则”进而影响“欧洲规则”方面的努力无疑既有利于维护和增进中国的国家利益、也有利于充实中欧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内涵、进而有利于中国实现“建设和谐世界”的对外政策目标。

  (作者系欧洲研究系博士生:wuderso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