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辅导:中欧科技合作的成就和问题是什么?(张敏)

    中欧科技合作始于1981年。1998年《中欧科技合作协定》正式签署时,中欧科技合作范围已发展到了能源、信息、生物技术、环境保护、农业和卫生等多个领域,合作项目超过了300个。中欧科技合作协定分别于2004年12月和2009年11月得到续签。近30年来,中欧科技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效显著。

    首先,中欧科技关系成为中欧关系中的重要支柱。中欧科技合作已经成为中欧领导人会谈的核心内容和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中欧双方在全球科技经济中的竞争地位,促进双边关系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巨大的影响力。

    其次,中欧双方可以互相参与对方国家战略性计划的研究,合作研究进入新阶段。1998年中欧领导人签署《中欧科技合作协定》后,中国有资格申请欧盟第5研发框架计划中的项目,欧方科学家也可以参与中国的863计划和973计划。中欧之间合作开展的大型科学计划和工程项目主要有:中欧科技年活动、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研究所 ,中欧清洁能源中心项目 ,近零排放碳项目第二阶段合作谅解备忘录 ,欧洲研究区连接项目(ERA-LINK)、欧盟科技奖学金项目以及“龙计划” 项目的一期与二期,等等。截止到2010年,已经有145名中国科研人员获得了欧盟研究总司总额达1900万欧元的资助,这一资助规模位列第三,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第三,中欧科技合作重点聚焦在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生物技术、卫生领域等领域。2010年4月30日在清华大学成立的中欧清洁能源中心成为未来中欧双方在能源技术、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的新平台。该中心将促进清洁能源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支持能源保护和能源效率,帮助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预期实现实现四个阶段性成果:即实现技术应用、政策发展、提高中国能源机构和企业的能力建设、提高决策者和公众在清洁能源环境方面的意识。

    第四,中欧科技合作机制化建设日臻完善。迄今为止,中欧在科技合作领域里创建了多个政策对话、磋商和研讨平台,形式包括大会机制、科技合作中心、中欧科技战略论坛(中欧高层技术对话论坛)、中欧科技政策对话、中欧科技部门小组会议等等。创建时间最早,活动也最为频繁的是创建于1994年的中欧能源合作大会机制,这是中欧能源领域里最高工作级别会议,重点探讨中欧双方在能源政策、制度、法规、新能源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了官、产、学之间联合与协作。

    在不断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大背景下,中欧科技合作中呈现竞争与博弈态势加剧,矛盾和问题凸现局面,存在的主要的问题是:

    第一,中欧的伽利略计划由合作转向竞争。2005年,一些欧盟高层领导人改变了中欧伽利略计划合作战略,采取亲美、排华政策。中方花费巨资,却不能参与高层决策和分享未来商业利益。后来中方自主研发“北斗”全球卫星和导航定位系统。按照国际电信联盟通用的程序,中国向该组织通报了准备使用的卫星发射频率,这一频率正好是欧洲“伽利略”系统准备用于“公共管理服务”的频率。频道是稀有资源。按照“谁先使用谁先得”的国际法原则,中国和欧盟成了此频率的竞争者。中国在2009年发射三颗“北斗”二代卫星,正式启用该频率,而欧盟连预定的三颗实验卫星都没有射齐,欧盟在这场竞赛中失败。

    第二,欧盟向中国转让高新技术的步伐依然缓慢。中国希望以市场和资源换取技术和资金的想法,更多的带有“一厢情愿”的色彩。中国在努力开放新能源市场的同时,欧盟国家向中国转移新能源技术的步伐却依然缓慢,甚至还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中国的清洁能源领域正在沦为欧方加工基地。

    第三,中欧双方对欧盟研发框架计划的认知程度并不相同,甚至存在各种误解。欧方怪罪中方参与者抱有多重动机,希望中方将欧盟研究资金与中国国际科研计划资金结合起来,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双方都认为,中欧研究界缺乏相互深层了解,例如合作没有体现平等伙伴关系、项目执行缺乏灵活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