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欧洲大事记
▲北约驻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发表声明说,“哈卡尼网络”武装组织的一名高级领导人已被北约军方俘获。 ▲法国社会党参议员让-皮埃尔·贝尔在法国参议院议长选举中首轮就获得绝对多数票,成为法国第五共和国首位左派社会党议长。 ▲丹麦起开始征收脂肪税,以减少民众脂肪摄入量,但这却引发抢购潮。 ▲因抗议政在援助贷款协议下采取的财政紧缩措施,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和第二大城市波尔图爆发游行示威活动,约18万民众走上街头,抗议政府。 ▲英国执政党保守党的年会在3.5万名示威人群的抗议声中开幕。游行队伍高喊着“保守党下台”等口号,要求卡梅伦政府停止紧缩预算政策。 ▲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说,他反对欧盟常设军事总部,欧洲国家在经济危机大背景下应该将有限资源用于发展关键的军事能力。 ▲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美国科学家布鲁斯-比尤特勒、卢森堡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和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因为在研究中发现了免疫系统活性作用的关键性因素而获得今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 负责调查塞浦路斯海军基地爆炸事件的调查委员会说,塞总统赫里斯托菲亚斯对爆炸事件负有直接责任。 ▲希腊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韦尼泽洛斯对该国解决债务危机的前景表示乐观,当天在抵达卢森堡参加欧元区财长会议时称,“希腊已经决定采取所有必要和艰难的措施,履行它对伙伴国和相关国际组织的承诺。我们的目标是在2012年实现32亿欧元的原始财政盈余,这将是很多年来的第一次。” ▲丹麦新一届内阁名单公布,社会民主党主席赫勒·托宁-施密特出任首相。新首相和执政联盟其他两位领导人当日下午在议会大厦公布了新一届政府的执政纲领。 ▲联合国安理会就法国、英国等提交的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俄罗斯、中国反对,印度、南非、巴西、黎巴嫩弃权,法国、英国、德国、葡萄牙、美国等赞成,决议草案未能获得通过。 ▲ ▲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宣布,西班牙和美国已达成协议,决定在西班牙部署4艘美国宙斯盾驱逐舰,作为北约导弹防御系统的一部分。西班牙由此成为第四个参与北约反导系统的欧洲国家。 ▲保加利亚总统珀尔瓦诺夫与到访的巴西总统罗塞夫举行会谈,双方一致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两国在政治、经贸和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 德国《明星》周刊公布的福沙舆论调查所民调结果显示,54%的德国受访者表示愿意“重 ▲芬兰核能联合公司——芬诺能源公司在赫尔辛基宣布,该公司将在位于芬兰西北部沿海的波海约基建造新的核电站。 ▲为抵御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影响,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宣布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承诺将向市场再注资750亿英镑,以刺激经济活力,避免出现严重衰退。英国央行当日决定将其量化宽松总注资量增至2750亿英镑。 ▲罗马尼亚总统伯塞斯库与来访的马其顿总统伊万诺夫会晤时表示,罗马尼亚支持马其顿加入北约和欧盟。 ▲克罗地亚政府决定启动克罗地亚与欧盟成员国签署入盟条约的程序,并建议由总理科索尔和总统约西波维奇共同代表克罗地亚签署该条约。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在法国斯特拉斯堡欧洲委员会总部发表演讲,呼吁欧洲国家支持巴勒斯坦事业,支持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 ▲希腊内阁批准在该国西部三个海域开采石油,并于明年1月正式向投资者开放。 ▲比利时各政党终于就中央权力如何下放的关键问题达成协议。 ▲随着阿富汗战争满十周年,英国民众反战情绪升温,当日在伦敦,数千民众走上街头举行反战游行,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及社交活动家杰米玛-可汗等人也加入了游行队伍。 ▲中东问题有关四方(联合国、美国、欧盟及俄罗斯)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会议未就实现推动巴以双方重启和谈的既定目标达成实质成果。 ▲法国社会党举行全国性投票决定2012总统大选参选人。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柏林会见了来访的法国总统萨科齐。会见后默克尔表示,德国将联同法国一起保卫在欧债危机中遭受损害的欧洲银行。两国决定尽一切努力保障银行的再资本化。 ▲ 波兰议会大选拉开帷幕。 ▲第57届北约议员大会在罗马尼亚通过的一项决议中指出,即便在严重经济危机时期,各成员国也应继续重视对安全、外交以及国际援助的投入,因为这是涉及国家利益的大事。 ▲欧盟成员国外交部长在卢森堡举行会议,会议发表声明,强烈要求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辞职,并警告叙利亚政府对抗议活动的镇压将进一步加深其“反人类”的罪行。同时,欧盟还加大了对伊朗和白俄罗斯的制裁力度,以抗议两国对其国民的压制行为。会议对以色列在东耶路撒冷吉洛地区扩建定居点的计划表示谴责,称这一计划与中东问题有关四方(联合国、美国、欧盟、俄罗斯)的努力背道而驰,并呼吁以巴双方重启和谈。 ▲欧盟召开环境部长理事会,就有条件延长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达成协议。《京都议定书》2013年期限将满,欧盟计划在延长该议定书期间逐步将其建成一个新的有法律约束力的框架。 ▲俄罗斯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武装力量总参谋长马卡罗夫在莫斯科与北约高官进行会晤,批评北约单方面加紧部署欧洲反导系统。 ▲美国白宫发表声明说,美国总统奥巴马当日分别同法国总统萨科齐和英国首相卡梅伦通电话,三国领导人一致认为应采取果断行动解决欧洲债务危机。 ▲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将进一步收紧移民政策,尤其是家庭移民类签证,尽量减少移民给英国财政带来的负担。 ▲波兰总统科莫罗夫斯基表示支持现任总理图斯克连任。 ▲德国柏林火车总站险遭炸弹袭击,警方称在火车站附近排除了7个爆炸物。 ▲北约宣布,利比亚当局武装攻入了卡扎菲的老家苏尔特市中心,卡扎菲残余部队已无法有效控制这座城市。 ▲波兰国家选举委员会公布的正式统计结果显示,执政党公民纲领党在9日举行的议会选举中获胜。 越南总理阮晋勇在河内与到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了会谈,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将双边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加强两国在经贸、司法、科技、环保和教育等领域的合作。 ▲巴勒斯坦过渡政府外交部长马利基表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将于当天前往巴黎,与法国总统萨科齐会面,就巴勒斯坦申请加入联合国一事进行商谈。 ▲欧盟执委会就乌克兰前总理季莫申科因滥权擅自与俄国签署天然气合同被判7年监禁做出反应表示,对乌克兰司法部门的判决感到非常失望和遗憾。欧盟外交事务高级代表阿什顿代表欧洲联盟发表声明强调,欧盟将认真考虑对乌克兰的各项政策。 ▲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今年6月至8月失业人数再增11.4万人,失业者总数高达257万人,创下17年来新高。 ▲西班牙国防大臣查孔宣布,在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取得利比亚大部分地区的控制权后,西班牙将从利比亚撤回6个月前随北约其他国家一起赴利比亚进行军事行动的4架F-18战斗机。查孔说,西班牙派出参加北约军事行动的另外1艘潜艇也已经结束了其本次使命。 ▲哈萨克斯坦经济一体化事务部新闻局宣布,哈萨克斯坦围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欧盟进行的市场准入谈判已顺利结束。该机构发布新闻公报说,哈萨克斯坦经济一体化事务部部长艾特扎诺娃与欧盟贸易代表12日签署了相关纪要,长达5年的上述谈判宣告结束。 ▲由于近日来饱受与好友亚当·韦里蒂“过从甚密”、频繁带其参与国防部事务的指责,英国国防大臣福克斯宣布辞职。 ▲英国政府内阁因前国防大臣福克斯“公私不分”事件迎来一系列人事变动:福克斯辞职后,运输大臣菲利普·哈蒙德受命接替国防大臣职位,财政部经济事务大臣贾斯廷·格里宁则接替哈蒙德成为新的运输大臣,现年29岁的年轻议员克洛伊·史密斯继任经济事务大臣! ▲约5000名德国各界民众聚集在德国法兰克福的歌德广场举行主题为“占领欧洲央行”的抗议活动。有数据显示,整个德国当天有超过50个城市出现规模大小不等的游行。除德国法兰克福、科隆、柏林等城市外,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英国等国家的主要城市也举行了类似的抗议活动。 ▲法国社会党公布2012年总统大选候选人名单,社会党前总书记弗朗索瓦·奥朗德以56%的得票率位列第一,他将代表社会党角逐总统选举。 ▲英国外交大臣黑格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宣布正式重新开放英国驻利比亚大使馆,并任命约翰·詹金斯为新大使。 ▲美国和意大利的国防部负责人在五角大楼称,他们日前商讨了结束北约空袭利比亚的军事行动的可能性,以及“后卡扎菲时代”利比亚政权的过渡问题。 ▲意大利米兰一家法院作出裁决,判定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与其旗下媒体巨头梅地亚赛特集团的税务欺诈案无关。 ▲意大利工业家总联合会和银行联合会发表的公开信中写道,意大利经济持续走低,政府不与各方对话,刺激经济增长的“具体行动”迟未出现。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抵达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开始了她为期10天的澳大利亚之旅。 ▲希腊议会原则通过新一轮全面紧缩措施法案。希腊全国开始举行48小时大罢工,抗议政府拟通过进一步的财政紧缩措施。 ▲ 大约200名法国士兵撤离阿富汗。这是三个月前法国政府宣布撤离计划后撤出阿富汗的第一批部队。法国国防部长隆盖当天在巴黎讲话:“作为联军的首领,美国已经开始撤军;我们也正按相应比例撤军。” ▲俄能源部副部长亚诺夫斯基表示,由于欧盟委员会没有回复俄罗斯的建议并将执行欧盟第三能源一揽子文件,俄罗斯打算对自己的天然气供应实行多元化。 ▲北约就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身亡一事发表声明。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在声明中透露,北约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结束在即。 ▲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称,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之死“代表专制统治时代的结束”。 ▲法国外交部长朱佩称,在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正式宣布全国解放之后,北约将结束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 ▲英国驻科威特大使馆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说,因受到不断增长的威胁,临时停止使馆各项工作。 ▲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要求也门所有各方“立即拒绝通过使用暴力”来达到政治目标,并呼吁各方尽快以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的倡议为基础,签署协议。安理会当天下午举行公开会议,就德国和英国共同起草的有关也门的决议草案进行投票,并获得一致通过。 ▲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宣布,北约将逐步结束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初步决定在 ▲当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的欧元区财长会议决定根据去年达成的协议,向希腊发放第六批数额为80亿欧元的援助贷款。 ▲法国巴黎时间当日12时30分,俄罗斯“联盟”运载火箭携带欧洲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首批两颗卫星,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日本外务省宣布,本月25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访问日本。 ▲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发表声明欢迎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宣布利全国解放,并呼吁利比亚各派搁置分歧,共建新的利比亚。 ▲保加利亚总统选举开始。 ▲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穆贾利勒呼吁北约延长对利比亚军事行动至今年年底,称卡扎菲残余势力仍对利比亚构成威胁。北约方面当天宣布,推迟有关决定结束对利比亚军事行动的会议。 ▲联合国安理会一致投票赞成于 ▲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宣布,欧元区成员国领导人已就解决债务危机达成一揽子协议。 ▲德国总理愤怒地指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无信任可言,并决定取消向以色列出售潜艇的决定。 ▲保加利亚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了23日举行的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正式结果。结果显示,欧洲发展公民党候选人普列夫内利耶夫获得37.55%的选票,社会党候选人伊瓦伊洛·卡尔芬得票率为27.1%,他们将参加于30日举行的第二轮投票。 ▲负责扩大与睦邻政策的欧盟委员菲勒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说,欧盟将把向黎巴嫩提供援助与黎巴嫩改革进程挂钩。菲勒在同黎巴嫩领导人会晤后说,欧盟对黎巴嫩进行的改革感到满意,并愿意向黎巴嫩提供援助。他强调,黎巴嫩改革进展越大,速度越快,它从欧盟获得的援助就越多。 ▲阿根廷外交部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英国皇家海军“蒙特罗斯号”主力护卫舰在马尔维纳斯群岛海域执行任务,称这不仅是对阿根廷主权和领海的侵犯,而且威胁整个南美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中国在欧盟峰会上为应对欧元区债务危机达成共识表示欢迎,并支持该组织采取的有助于地区经济复苏的措施。法国总统萨科齐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当天通过电话进行会谈。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主席声明,呼吁保护妇女人权,并加强妇女在预防和调解冲突方面的作用。 ▲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宣布,北约正式决定在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2011年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上宣布,16个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国家元首的英联邦成员国一致同意,今后英联邦君主的女儿和儿子享有同等王位继承权。 ▲丹麦政府宣布,将从2012年1月起在索马里海域部署一架侦察机,以打击当地日益猖獗的海盗活动。 ▲曾经造成墨西哥湾石油泄漏的英国石油公司当天宣布,该公司再次获得了在该地区石油钻探许可,并将很快重返墨西哥湾。 ▲爱尔兰总统选举开始。工党候选人希金斯在第一轮计票中获得701101张选票,占总票数的近40%。 ▲英联邦助理秘书长卡茨表示,新独立的南苏丹共和国已经表达有意成为英联邦第54个成员的想法。 ▲按照联合国的协议,在利比亚当地时间 ▲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到访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并会见“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双方宣布北约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正式结束。 ▲正在奥地利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奥地利总统菲舍尔举行会谈。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承认,虽然俄罗斯和美国及北约就建立欧洲反导系统的问题已谈判了很长时间,但至今毫无进展。 克罗地亚总理兼执政党克罗地亚民主共同体主席科索尔表示,议会选举即将来临,克罗地亚民主共同体的竞选资金存在困难,已打算从商业银行贷款。 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在格鲁吉亚巴统会见了来访的瑞士联邦主席米舍利娜·卡尔米-雷伊,商谈关于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