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很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中国欧洲联盟研究会副秘书长张健雄做客强国论坛(点击小图看大图)
编者按3月26日14:30,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中国欧洲联盟研究会副秘书长张健雄做客强国论坛,以欧洲联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等话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嘉宾简介
张健雄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中国欧洲联盟研究会副秘书长。1946年5月生于四川省成都,广西全州人。1978年考入北京入学经济系,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世界经济系,获硕士学位。1990年赴法国国立桥路学院国际商务硕十班讲学。1992年、1997年、1999年分别赴英国利特浦大学、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布鲁塞尔欧共体研究会世界联合会、德国波恩人学、西班牙巴伦西亚人学进行合作研究。发表有关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生态环境方面专著(含合著)十余部、论文二百余篇。当前研究方向:欧洲联盟政治与经济、荷兰政治与经济、国际关系等。参与的研究项目有:“世界格局与欧洲剧变”、“欧洲一体化机器对世界的影响”、“欧盟的结构基金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欧盟的经济”等。
访谈全文
【张健雄】:各位网友好,很高兴今天能有这个机会到人民网强国论坛来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些关于欧盟的问题。
[一天一地一广仔]:请问嘉宾,您觉得欧洲人的统一欧洲梦现实吗?欧盟宪法到底体现着的是谁的意志和利益?
【张健雄】:统一梦是几代欧洲人的一个梦想,到今天它可以说是已经实现了。但是现在的欧洲政治精英希望为了下一代,要把欧洲统一的理想实现得更好,这就是昨天刚刚发表的《柏林宣言》里面提到的一点,目的就是为了使欧洲下一代人获得更大的福利,能够生活在和平和繁荣之中。
[阿信2]:请问嘉宾:欧洲对世界经济有何影响?
【张健雄】:欧盟现在是世界上主要的经济实体之一,它的经济总量超过了美国,相当于世界的四分之一强。另外,它在全球化中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一点可以从欧洲的跨国公司在世界500强中的份量看出。过去很多年,美国的公司在世界500强中占了大部分,欧洲过去只是一个配角,但是从去年世界500强中的欧洲公司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美国的公司。我们都知道,全球化是由跨国公司推动起来的,因此谁在跨国公司中占的份量最大,谁就主导着全球化运动。从500强中欧洲跨国公司份量的变化来看,现在全球化的主导力量有着从美国向欧洲转移的趋势,因此现在看起来,欧盟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卖地上网]:您认为欧盟各国的福利政策还能支撑多久,下一步将向何处去?
【张健雄】:欧洲的福利政策是由欧洲的传统社会模式延伸下来的,欧洲的福利政策由于涵盖面广,福利政策的力度比较大,因此对经济的增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在全球化的压力下,欧洲的福利政策的弊病逐渐显现出来了。从80年代以来,欧洲各国就开始了对福利政策的改革,以便提高欧洲经济的活力和欧洲的国际竞争力。但是这个改革并不是要把它的福利政策全部取消,这个改革的目的只是使得这个制度能够适应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要求。因此,欧盟各国的福利政策还是要延续下去的,只是在程度和范围上可能会有一些变化。
[天地五色石]:嘉宾,您好!请您谈谈,欧洲失业率高、社会问题频发是不是欧洲一体化的必然结果?欧盟东扩是不是走到头了?
【张健雄】:欧洲失业率高是“欧洲病”的一个表现。它的主要特征就是经济增长速度迟缓,导致就业增长不足。“欧洲病”的根源不是一体化,它和欧洲的高福利水平有关系,也和欧洲的技术和制度创新缺乏动力有关。但是另一方面来说,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一些国家增长缺乏动力,和失业率居高不下。首先是四大自由流通,资本、商品、人员和服务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通,而资本有着从高收入国家流向低收入国家的倾向,而劳动力有着从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倾向。资本外流使得高收入国家蓝领就业机会减少,而劳动力的大量流入又使得他们面临着更激烈的就业竞争,这就是欧盟一些大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另外,欧元区各成员国把货币政策决策权上交给欧洲中央银行后,使得他们通过货币政策对本国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受到了极大削弱,因为统一的货币政策难以满足各个成员国不同的需求,这也是使得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缺乏动力的原因。欧洲东扩没有规定它扩大的最后边界,但是在以后的扩大中会采取更谨慎的态度。
[扬子尖]:尊敬的嘉宾,请您介绍一下欧洲的民主社会主义。
【张健雄】:欧洲是社会主义的故乡,马克思主义是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根源。社会民主主义运动在欧洲有着长久的历史,一直到现在,对欧洲的社会制度、社会模式还依然有着深刻的影响。欧洲社会模式体现在它的政治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等多个方面,形成了所谓的“欧洲社会模式”。但是也应该注意,欧洲各个国家在这方面有着一定的共性,但也有着相当多的区别。
[龙龙龙龙]:请问嘉宾:你认为将来欧盟的模式能统一整个世界吗?
【张健雄】:现在看不到这种可能性。现在类似欧盟这样的地区一体化的组织世界上有很多个。但是一体化的程度和广度都比不上欧盟,欧盟不断地向世界各个地区推广它的经验和它的一体化模式,但是各个地区有它的具体情况,很难完全照搬欧盟的经验。现在世界上有两大趋势:一个是地区集团化,另一个是全球化。有一种理论认为,地区集团化是全球化的绊脚石;还有一种理论认为,地区集团化是全球化的铺路砖。美国等一些国家认为地区集团化阻碍了贸易多边主义的发展。换句话说,他们认为欧洲联盟式的一体化是多哈回合谈判难以取得进展的原因之一。但是我个人认为,在全球范围内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一时还难以实现之前,采取地区内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是一种次优的选择。
[一天一地一广仔]:请问嘉宾,欧盟制宪危机的解决途径是什么?
【张健雄】:自从2005年欧盟宪法条约在荷兰和法国被否决后,欧盟进入了为期两年的反思期。欧洲的精英和欧洲的公众都在进行反思,并且努力找到解决欧宪危机的突破口。现在普遍的共识是,欧盟宪法条约要进行修改。现任轮值主席国德国和欧盟委员会达成共识,要在今年6月底德国轮值主席任期结束前制定出解决的路线图。然后在2008年,用一年的时间进行修改欧宪的谈判,并且争取在2009年欧洲议会选举前使新的欧宪文本得到批准。这个工作难度是很大的,一些成员国表示,修改欧宪又会激起成员国之间以及欧盟各机构之间对于权力分配的争论。解决这个争论是很费时间的,因此一部分成员国主张不要为欧盟宪法的修改和审批规定时间表。从目前欧洲的形势来看,欧盟宪法危机是有可能解决的,只是个时间问题。
[余青山2]:嘉宾您好.胡主席和温总理表示,中国的政治改革要借鉴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切文明成果.您认为,中国是否可以从欧洲借鉴政治文明成果?
【张健雄】:中国的改革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的东西,当然也包括政治领域的东西。但是,所有的改革和借鉴都要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中国现在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实际上也借鉴了很多国外的合理的东西。当然,这个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农民是老大哥]:请问欧盟国家的农民与工人还有很大差别吗?他们的农业补贴怎么老是被美国人反对呢?
【张健雄】:城乡差别在欧洲也存在,1957年《罗马条约》中就包含了“共同农业政策”。“共同农业政策”的目标一个就是要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别;另外一个目标是要保障粮食的供给。具体措施是为每一种农产品制定保证价格,如果市场价格达不到保证价格的水平,欧盟就在市场上大量收购农产品,使得市场价格上升到保证价格的水平。收购的农产品用于在欠收年份抛入市场出售,以平抑粮食的市场价格。多年来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品过剩情况严重,欧盟收购的粮食堆积如山,最后只能拿到国际市场上出售。这个过程中,国际市场价格低于欧盟的收购价,两个价格的差额实际上就是补贴。这种补贴使得美国的农民在和欧盟的农民的竞争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这就是他们的农业补贴老是被美国人反对的原因。从80年代以来,欧盟在不断地改革他们的农业政策,减少价格补贴。一方面是要减少欧盟的财政支出,另一方面,也是要与国际通行的市场规则相适应,减少和美国的贸易摩擦。
[smxking]:嘉宾欧盟对劳工保护很严格决不允许资方任意开除职工,更不允许不分场合批评下属,你认为中国该学吗?
【张健雄】:你刚才说的这一点是欧洲的相关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但实际上各个国家的情况、各个企业的情况也不完全一样。但总的来说,对劳工的保护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中国是应该学习的。
[余青山2]:嘉宾您好.您能否谈谈欧盟在世界中的政治角色与美国在全球中的政治角色有什么不同?中国如何与这两个不同的角色进行差异化的合作?谢谢。
【张健雄】:欧盟的国际战略和美国的全球战略不一样。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谋求世界霸权,也就是欧洲人称呼的单边主义。但是冷战结束后初期所显现出来的单极世界很快就结束了,随着欧盟一体化的深化和扩大,欧洲正在成为世界的一极,世界正在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欧盟在硬实力方面,主要是在军事力量方面,还比不上美国。但是在软实力方面,欧盟的力量与美国相当。欧盟的国际战略目标是多边主义的,主张维护联合国的尊严和地位,主张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纠纷和冲突。这与中国的主张是一致的。 中国在经济和贸易上与美国和欧盟都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也重视与这两个实体保持合作关系。但是在建立国际秩序方面,中国与欧盟有着更多的相同点,因此有着更多的合作的空间。
[黎莘]:嘉宾,请问欧盟内部是不是和谐?存在哪些问题?欧盟下一步在推进欧洲一体化上将有什么大的动作?
【张健雄】:欧盟走到今天已经50年了,而且不断地发展壮大,说明和谐是内部关系的主流。作为一个整体,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但是欧盟是由27个不同的政治和经济实体组成的,各个个体也有他们自己的利益,这些利益之间也会有冲突,换句话说,也有不和谐的一面。但是欧盟有一个很好的协调机制,那就是相互理解、磨合和妥协。由于这样一个机制,使得欧盟的成员国能够一起走到今天。所谓妥协机制,就是照顾彼此的利益,在有冲突的问题上你让一点、我让一点,你在这方面受到了损失,大家在另外一方面给你补偿。欧盟下一步在推动一体化上面,面临的关键问题还是《欧盟宪法条约》的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欧盟扩大成27国以后,欧盟的成员国大大增加了,在决策机制上必须进行革新,否则的话,扩大便会使得欧盟处于一种半瘫痪状态。欧盟的发展前景就是不断地加深成员国之间在政治、社会、经济领域的融合度,但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它不会发展成为一个单一的国家。
[船山石]:恐怖主义对人类危害很大,欧盟各国在反对恐怖主义上有没有良好的协调机制?
【张健雄】: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取代了原来的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由三个支柱组成:第一个是原来的欧洲共同体;第二个是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第三个是司法与警务的合作。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里面就包含了反恐的内容,把恐怖主义列为欧洲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并且建立了应急协调机制。第三个支柱司法与警务合作中包含了打击跨国犯罪的内容,并且建立了欧洲警察总部。各成员国的警察之间建立了密切的网络联系,包括因特网、数据库,任何一个成员国发现的任何犯罪组织或者是恐怖组织的线索,都会立刻出现在其他成员国的警察的电脑上。欧盟还建立了自己的六万人的快速反应部队,这个部队的目标主要是处理突发的危机事件。如果欧洲成员国遭到了恐怖主义袭击,也可以动用这个部队。
[东风万里高楼]:嘉宾,欧洲长期处于多国时代,我们多数时期是维持统一的,怎么看待欧洲的相对发达和文明?
【张健雄】:你说得对。欧洲列强在历史上一直是战乱不断,现在的成员国之间在历史上很长的时期都是势不两立的敌国。但是欧洲今天能够联合起来,成为一个高度融合的经济和政治力量,这确是文明的体现。欧洲的学者把这个现象的思想根源追溯到欧洲历史上的启蒙运动和基督精神。欧洲的联合始于二战结束后,法国的政治家舒曼、让·莫奈,和德国的阿登纳一起思考如何使法国和德国这个历史上的宿敌永远不再相互打仗。他们想出了一个主意,就是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把煤和钢这两个最具战略性意义的物资的生产捆绑在一起,防止德国军国主义复活。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比利时也加入了进来。1958年它们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这几个国家从经济一体化中获得了巨大的好处,并对其他国家产生了向心力。欧洲一体化实现了欧洲的和平、稳定和繁荣,这也是欧洲对世界其他地区建立的榜样。我们国家有着长期统一的历史,但有我们国家的具体情况,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太长,后来又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殖民统治,生产力长期以来处于落后状态,中国文明的发展出现了百年的断层,这些都是我们国家落后的原因。
[登泰山而小鲁]:这次《柏林宣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欧盟的未来有何影响?
【张健雄】:欧盟借纪念《罗马条约》签署50周年的机会,签署和发表了《柏林宣言》,目的是重新点燃一体化的热情。因为《欧盟宪法条约》被否决,欧洲的一体化在过去两年中处于停滞状态,其中最重要的目的是重新启动《欧盟宪法条约》的修改和审批程序。但是由于各国在宪法修改问题上还存在比较大的分歧,因此《柏林宣言》里面没有出现“宪法”两个字。《柏林宣言》的象征意义大于它的内容表达的意义。 《柏林宣言》文本只有一页半,它主要回顾了欧盟50年的成就,重新强调了欧洲合作的特点,阐述了欧洲的价值观,以及各成员国共同应对未来内部和外部挑战的决心。《柏林宣言》的签署和发表,标志着欧盟过去两年反思期的结束,将在今后的两年里启动和完成《欧盟宪法条约》的修改和审批,对于欧盟下一步的一体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张健雄】:今天和网友们进行交流,我自己获益很大,感谢各位关注欧洲一体化的问题。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