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所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启动项目结项评审会

 

  2022年7月20日上午,欧洲所学术委员会所大会议室召开青年启动项目结项评审会。会议采取线上线下方式。11位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冯仲平、陈新、刘作奎、周弘、黄平、李靖堃、程卫东孔田平、田德文、崔洪建丁一凡与欧洲所部分研究人员一道,听取了贺之杲张超陈思杨马骏驰杨成玉等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研究成果的汇报和答问。会议由冯仲平所长主持 

 

  贺之杲副研究员汇报了项目“后危机时代的欧盟机构改革与欧洲一体化的未来”的研究成果。贺之杲首先表述了该项目研究的政策背景和理论背景,然后聚焦多重危机背景下的欧盟制度改革和政策调整,最后落脚在欧盟对一体化未来的构想。他认为,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的作用近年有所提升,但政府间主义日益成为欧盟治理的主导模式。目前,欧洲未来大会是应对欧盟未来和改革欧洲的重要机会窗口,但欧盟机构、欧盟成员国之间的态度和立场仍存差异。此外,俄乌冲突的爆发给欧洲政治生态和一体化进程带来新的挑战。鉴此,欧洲差异性一体化仍将是常态。   

 

  张超助理研究员汇报了项目中国的环境援助政策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他提出,中国在近十几年来全球发展援助领域正在扮演日趋重要的角色。在具体援助领域上,中国坚持以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但对环境在发展援助中的重要地位也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环境援助技术性和操作性较强,欧盟在这一领域发展了多样的工具,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为中国更好地开展环境援助提供借鉴。中欧通过三方发展合作的方式也能够为全球环境保护、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贡献。面向未来,随着绿色“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发展倡议”等的相继提出,可以预见的是,环境问题将会成为中国发展援助事务中的一个更加重要的组成部分。 

  陈思杨助理研究员汇报了项目波兰政党政治现状与成因探析”的研究成果。她以两个问题为导向进行了项目研究,即法律与公正党支持率持续较高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否会打破波兰原有的政治平衡?她认为,波兰政党政治2001年后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左翼式微,两个大型右翼政党轮流执政,甚至出现一党独大的局面。法律与公正党能以较高的支持率实现连续执政的原因很多,如推行“家庭500+”等社会政策、保持波兰经济高速增长、顺应保守主义民众需求、反对党代际更替力量不足、大危机下的团结等。但与此同时,法律与公正党并不能真正一党独大,由于司法改革、媒体改革引发的争议和反对党原领导人图斯克的归来,法律与公正党在2023年将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马骏驰助理研究员汇报了项目制度变迁中的新成员国与欧洲一体化—以匈牙利为例”的研究成果。他认为,经历了20世纪末的转轨之后,中东欧开启了融入欧洲一体化的新篇章。部分中东欧国家在21世纪初先后加入欧盟,借此重回欧洲,但入盟本身仅仅是一个起点,而非终点。如何能够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全方位融入西欧、实现与西欧国家真正的趋同和一体化,一直以来都是摆在这些国家面前的巨大挑战。特别是在21世纪初的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之后,新成员国的一体化问题再次成为焦点。随后,难民危机、恐怖主义危机、新冠疫情危机接踵而来。欧洲政党政治中的民粹(民族)主义政党、疑欧主义政党借机成功崛起,并对主流政党造成冲击,而传统左翼政党式微。与西欧国家不同,民粹(民族)主义和疑欧主义政党在较多中东欧国家成功上台执政。西方则用“民主倒退”(Democratic Backsliding)一词,形容在此背景下中东欧国家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表现。 

  该课题认为,匈牙利转轨后其国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制度的演变与互动,直接影响了匈牙利在这些领域的利益诉求与关切,进而改变匈牙利参与一体化的进程及其与欧盟的关系。欧洲一体化不仅仅是一国政府的问题,更是以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制度问题。单凭一人之力或一党之力很难改变甚至扭转一个国家的一体化进程,这更不可能是当前匈牙利等新成员国与欧盟以及西欧国家关系不睦的根本原因。课题通过总结匈牙利各类制度演变与互动对匈欧关系以及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发掘制度本身对一个国家,特别是对新成员国与欧盟关系的影响途径和效果,以及对这些国家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影响。 

  杨成玉副研究员在项目国际金融危机后欧洲主要国家经济结构变迁”中,结合国际主流研究经济结构的动态指标,从不同视角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后近十年欧洲主要国家经济结构变迁。研究发现近十年来欧洲经济结构趋势主要有:(1)增长动能更趋多元合理,消费下降,投资有所加强;(2)社会就业显著改善,消费结构向高品质升级,能源结构更加“绿色”;(3)重视制造业发展,在全球价值链中积极“争上游”;(4)研发整体投入加大,欧洲内部“科技贫富”差距扩大,研发产出持续萎缩;(5)对外贸易“两面性”突出,保守主义甚嚣尘上。项目为深入理解欧洲近年来的政治、经济、社会困境以及对外政策演变形成了较为扎实的研究基础支撑,为进一步研究欧洲经济发展,特别是其对外经贸政策、中欧经贸关系的动态变化形成了一个较为宏观和较长历史视角的分析背景。 

  在几位项目负责人结束研究成果汇报之后,学术委员会委员们就研究的内容与汇报人进行了问答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委员们各抒已见,对拓宽青年研究人员的学术视界、强化严谨的学术探索,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之后,学术委员会在冯仲平所长主持下进行了评议和投票。最终,欧洲所学术委员会以全票通过了5位院青年启动项目负责人的结项审查。 

  撰稿:贺之杲、张超、陈思杨、马骏驰、杨成玉 

  摄影:吴迪 

  审核:陈新、刘作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