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创新项目《中欧文明交流互鉴研究》举行开题会

 

  2023年12月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刘作奎作为首席专家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创新项目《中欧文明交流互鉴研究》”项目在京举行开题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宋泓出席开题会并致辞。冯仲平指出,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来华举行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时指出作为全球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中欧有责任共同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为发展提供更多推动力。加大中欧文明交流互鉴,对于双方树立正确认知,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宋泓在致辞中详细传达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甄占民在12月19日院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创新项目启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科研局局长胡滨就本批次研究项目提出的具体实施要求。宋泓副局长表示,《中欧文明交流互鉴研究》是本批次我院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创新项目第一个开题的项目,充分体现欧洲研究所对组织实施院重大创新项目的重视以及项目团队的执行力和行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党委书记公茂虹、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史丹、欧洲研究所副所长董文柱应邀出席会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会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网等中国社科院机构代表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院外机构代表等和课题组全体成员共40余人出席会议。 

 

 

  课题主持人刘作奎向专家评议组介绍了项目立项情况。该项目立足将文明交流互鉴这一概念具体化,避免主题概念不明、外延不清。项目系统梳理中欧文明交流互鉴的具体历史进程,将目光主要聚焦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同欧洲的文明互鉴进程,深度提炼在“救亡压倒启蒙”“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同背景和时段下,中欧文明互鉴所体现的主体内容,以及在互鉴中带给中国的经验和启示。项目最终旨在对中欧文明互鉴的多维度探索,包括对中国和欧洲历史上“大一统”理念的比较研究,对基于各自文明发展路径形成的中国道路和欧洲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对中欧使用力量的方式尤其是软实力的比较研究。项目将提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观在理念上的先进之处,在发展路径上的包容之处,在思想意识形态上的创新之处,在文化上的融通之处,积极摒弃文明优劣论、文明冲突论和文明中心论,从而为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可供参考的研究发现。 

  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原所长、香港中国学术院常务副院长黄平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欧洲政治室副主任贺之杲、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郎加泽仁博士作为子项目负责人或代表向专家评议组介绍了各子项目相关内容。 

  在专家评议环节中,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晏绍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梁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教授郑承军,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上海市千人特聘教授殷之光,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秘书长、教授白钢等专家对项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内容、框架、成果设计等都给予了肯定性评价,同时对今后课题更好开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晏绍祥教授指出,所谓西方的文明最早从欧洲发源,从中欧角度来比较抓住了中西比较的根本,中国和欧洲两个文明有代表性,把这个课题做好,可以为其他文明的比较打下基础。要坚持自身文明的主体性,在保持自己主体性的同时,还需要深入到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它们的文明,相互比较才会发现问题,并会互相借鉴。所有文明间交流互鉴都有选择性,选择时肯定难免主观,但研究结果必须尽量客观,符合基本事实。此外,如何深入学习和阐释文明互鉴,我们还可以适当放大研究视野,比如对日本和印度同西方文明互鉴和互动的研究。这两个国家受欧洲文化影响比较大,它们如何处理文明互鉴问题,有什么经验和教训,也会给我们提供很多借鉴,这也是一种文明互鉴。在互鉴当中,要意识到随着时代的不同,比较的对象和互鉴的内容也会发生变化,例如欧洲这个概念和疆界就是不断在变化的。晏教授通过对古典希腊和罗马文化和政治统一性的分析,强调欧洲“统一”的思想具有延续性。 

  梁展研究员指出,文明概念是一种历史、政治和社会的建构,它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客观性的描述,而是带有等级性的东西,带有价值观念。启蒙开始欧洲知识精英提出文明论,把文明形态分为野蛮和文明两种状态。文明发展的动力就在于文明内部发现了自己的危机而停滞,并开始重新反思自己的文明发展问题,而要看清自己的问题,就需要有一种文明的比较。中国和欧洲文明的主体是多样的,要定位好需要比较的文明主体,突出可比较性。 

  郑承军教授则提出了六点看法:一是项目研究要树立系统观念,这个系统观念需要有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来把握;二是在变与不变当中把握好主题,在变与不变中掌握历史发展逻辑,占据历史制高点;三是研究文明互鉴,首先要重视研究互动,要掌握好什么是良性互动什么是非良性互动;四是理解好跨文化研究,跨文化是一种超越性的认识,而不是文化间的简单比较;五是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要是要讲好中国故事;六是文明交流互鉴一定要强调主体性。 

  殷之光教授认为,我们看到了在欧洲背后历史多样性以及欧洲在这个多样性流动当中形成今天对于欧洲文明的认识,我们看到了在中国历史当中的多样性。中欧文明交流互鉴的场域应该做较大扩展,中欧文明的交流不仅仅是在中国和欧洲这两个场域发生,而且发生在非洲和亚洲的殖民主义场域当中。而对于文明交流互鉴的时间回溯,也可以延展到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 

  白钢教授在对中国和欧洲“大一统”观念的比较进行述评后表示,历史溯源主要不是公式性寻找一个历史来源来证明今天某些做法有它的由来,或者说寻找某种特性的正当性支撑,而是找到一个真正具有生命力的传统,一定会让自己在新的历史条件之下存活下来,并且以一个活的形态延续自己。 

  专家评议组表示,课题组前期准备充分,选题立意深远,对中欧文明交流互鉴和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可做出重大研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