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参加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并在“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平行分论做发言

  20211018日至19日,以“中国共产党·中国·世界”为主题的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承办,邀请200余名海内外知名学者与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国际关系等诸多领域,探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及其对中国和世界未来发展的意义。 

  1019日,在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框架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承办的“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平行分论坛成功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灵桂,拉丁美洲社会科学理事会执行秘书卡琳娜·巴特雅尼,世界粮食奖基金会荣退主席、美国前驻柬埔寨大使肯尼斯·奎恩,新南亚论坛创始人、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孟买)前主席苏迪德拉·库尔卡尼,塞浦路斯欧洲大学校长科斯塔斯·古利亚莫斯,南非国家行政学院院长布萨尼·恩格卡维尼,捷克科学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北思等出席分论坛并致辞。 

王灵桂,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王灵桂指出,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更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就是这样一条自己走出来的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道路。它吸收借鉴了既往现代化模式的优点,但不是照抄照搬,而是根据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要求,进行新的整合与创造,赋予其新的内容与形式,形成了新的结构和特点。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统筹协调的现代化,是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将中华文明带入了现代阶段,在中华文明土壤上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中华民族伟大文明传统的现代承续和创新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文明形态,体现了开放包容、命运与共的天下情怀。 

  王灵桂表示,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把握历史规律,顺应时代潮流,倡导加强国际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当前,中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将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同世界各国一起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以现代化建设新成就为世界带来更多机遇、作出更大贡献。 

卡琳娜·巴特雅尼,拉丁美洲社会科学理事会执行秘书 

  卡琳娜·巴特雅尼指出,当前,我们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全球大变革中,新冠疫情引发了人们对国家政治和公共政策的进一步思考。每个国家的发展道路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中国的发展经验有很多地方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和学习。中国走出了自己的一条现代化道路,成功让8亿人脱贫,成为全球最大且最具活力的市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而不是仅考虑少数特权阶级的利益。拉美国家应与中国就减贫、应对气候变化、社会治理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学习中国的成功经验,建立学术对话机制,进一步加强南南合作。 

肯尼斯·奎恩,世界粮食奖基金会荣退主席、美国前驻柬埔寨大使  

  肯尼斯·奎恩高度赞扬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表示,中国的发展经验及与他国开展的智库交流、科研合作、民间互访等,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平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全球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世界各国应共商大计、共同应对。当前中美关系处于艰难时期,正经受严峻考验,两国应加强对话,尽快推动双边关系重回正轨,携手共济应对全球性挑战的。 

王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表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党在新时代确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重要目标。它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现代国家建设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共性和全球价值。 

苏迪德拉·库尔卡尼,新南亚论坛创始人、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孟买)前主席 

  苏迪德拉·库尔卡尼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是完美无缺的,各国之间应加强互学互鉴。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仅使中国得以成功转型,也对全球产生了变革性的深远影响。中国在消除极端贫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对印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有重大借鉴意义。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如在教育、卫生、住房、妇女发展、儿童和老年人口护理等方面,均实现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在习近平主席富有远见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正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不断推动社会和经济正义。 

李雪松,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雪松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需要继续加力。一是要推动重大改革措施落地落实,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是要持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经济新体制。三是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张志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作为扎根中华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立足全人类的人类观,以社会有机体的整体论克服了价值虚无,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团结世界人民,以天地共同体改变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的裁制,为人类文明的演进提供了中国新方案。 

魏后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表示,以人为核心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特点,这既是对中国城镇化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对世界城镇化理论的重要创新。中国在大规模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成功避免了城市贫民窟的产生,为世界贡献了三个可供借鉴的重要经验。一是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工作和城市建设;二是工业化快速推进和城镇产业发展,为居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和工作岗位;三是政府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积极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 

科斯塔斯·古利亚莫斯,塞浦路斯欧洲大学校长  

  科斯塔斯·古利亚莫斯指出,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诸领域取得重大进步,增强了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愿景。中国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这是全球民主制度最大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明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智慧和借鉴。同时,中国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是世界各国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惠及沿线国家和人民,受到各国欢迎,塞浦路斯也愿与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良好合作。此外,中国不断完善治理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全球治理经验。 

张永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所所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所所长张永生表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一种新的现代化概念。中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中国乃至全球都有重大意义。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最关键的是要跳出传统工业化思维,从人与自然更宏大视野和新发展理念出发,建立新的发展模式。 

张宇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认为,中国改革开放43年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对外开放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重要的一环。实际上,中国的思想传统中就包含了自由贸易思想,这正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逻辑所在。早在《史记》中就有通过 “以所多易所鲜”来实现经济增长的观念;《淮南子》中就有通过“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工易所拙”增进人们的福利和财富的思想。 

布萨尼·恩格卡维尼,南非国家行政学院院长 

  布萨尼·恩格卡维尼表示,中国为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全球发展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福利。中国非常慷慨地帮助发展中国家走出殖民主义阴霾,减少了大量贫困人口,非洲应学习借鉴中国经验。他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人类的价值追求和共同梦想,其独特在于倡导多边主义,尊重平等,维护和平,增进互信,推动合作共赢。建立多边主义国际治理体系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平等地解决全球问题,造福全人类,国际社会应携手共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陈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陈新认为,中国当前的繁荣来自于发展,中国的发展是依靠中国人民干出来的。中国的发展经验除了政治稳定、改革开放之外,重视基础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也是重要经验。中国通过自身的发展方式不仅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同时也为全球贸易增长做出贡献。 

胡北思,捷克科学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胡北思指出,起源于英美国家的第一代全球化模式推动了全球各领域互联互通,但如今也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各种问题和危机。而中国成功结合了不同的经济模式,推动了全球经济格局演变,促使全球化发展进入一种新模式。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为全球供应链做出贡献,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国也在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政府在市场经济的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经济的现代化非常成功。此外,他表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大意义,为世界发展、消除贫困和多极化做出了积极贡献,将全球互联互通推上了一个新台阶,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起到了推动作用。中国长期以来一直积极参与各种国际组织,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廖凡,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廖凡研究员在分论坛闭幕总结发言中表示,我们应当对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充满信心,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行;与此同时,世界也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及其所展现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充满期待,中国与世界应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 

  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葡萄牙、捷克、希腊、新西兰、南非、印度等国的重要智库和科研机构负责人、知名专家学者及国际组织代表30余人出席“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分论坛。会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还将基于研讨成果编辑出版《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文集。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文章部分内容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202110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