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出席“科技创新政策国际研讨会”

    2012年9月25日,科技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合作召开“科技创新政策国际研讨会”,我所经济室孙艳博士应邀出席会议。

    本次研讨会是“国际科学和技术战略研究与培训中心”成立后举办的首次国际研讨会。针对当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缺乏科技和创新管理能力以及完善的科技体系和对科技和创新政策的研究和培训,中国科技部支持其下属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申请成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类中心“国际科学和技术战略研究与培训中心”,目的是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弥补上述不足,扩展国际科技合作网络,进一步加强我国与国际组织的合作。 2012年5月14日,在刘延东国务委员的见证下,中国科技部万钢部长与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女士签订了成立该中心的协定,2012年9月24日在中国科技部多功能厅召开中心成立大会,次日召开“科技创新政策国际研讨会”。

    本次国际研讨会的主要参加者包括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自然科学司和科技政策与能力建设司的官员、世界各地大学和研究中心从事科技和创新政策研究的学者和研究人员、中国科技部及相关省市科技厅科技创新政策主管官员以及一些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民间机构。研讨会认为,科学和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影响着当今社会发展,充分了解和认识科学和技术在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而科技和创新政策研究则有助于我们确定科技和创新政策内容、政策的贯彻实施及监督等关键性核心问题。与会者主要就以下议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一、利用科技和创新政策应对全球性挑战。与会者认为,当今世界绝大多数人口仍面临着粮食缺乏、居住环境恶化、能源短缺、贫困、传染病等全球性挑战,科技界和政府有责任积极探讨如何利用科技和创新政策来解决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这些难题。

    二、提高创新能力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与会者专门就科技和创新政策研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展开研讨。清华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李正风在主旨发言中提出,提高创新能力重要是培养人才;中国提出“以人为本”发展战略,就是倡导在公平公正的社会原则下,提高全民的科技素质。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穆荣平教授则回顾了中国走向创新型社会的历程,从2002年提出“工业化的新道路”到2003年提出“发展的科学展望”,从2004年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到2005年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再到2006年提出“到2020年成为创新驱动型国家”的发展目标。

    三、科技和创新统计及指标体系的建立。科技和创新政策的制定需要精确、可靠的资料及数据作为依据。对西方经济体而言,大部分科技和创新政策相关的资料收集和分析工作,都是由诸如欧盟和经合组织(OECD)这样的机构来完成,就拉丁美洲国家而言,则是由伊比利亚美洲和美洲国家之间的科技指标网络(RICYT)负责。为了做好相关资料收集和分析以及指标体系开发,这些组织和机构都制定了详尽的指南,如《弗拉斯卡蒂手册》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近期正在发布“科学、技术和创新全球评价项目(STIGAP)”以及“科学、技术和创新政策工具全球观测平台”等项目,可作为参考。

    四、科技和创新政策区域创新和网络化。目前各国已建立起许多与科技和创新政策有关的区域性或次区域性网络,如中、日、韩三边科技创新政策合作、非洲技术政策研究网络(ATPS)、东南欧高等教育和科学创新网(HESI)、亚洲科技政策网(STEPAN)、科技指标网(RICYT)等,但非常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一个国际层面上的可以促进国际间合作的网络。来自以上区域创新网络平台的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经验,并就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个国际性网络平台进行了有益探讨。

    另外,英国撒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的James Wilsdon教授做了题为“发达国家的科技和创新政策研究问题:紧缩、发展现状及资源与研究结果公开”的发言,除了强调科技创新研究成果资源公开化的重要性,还明确指出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研发经费短缺问题,这一问题在发展中国家由来已久,而欧洲国家则主要由于近几年债务危机所致。

    (联系 孙艳:sunyan@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