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所青年论坛:德国马克国际化进程中的政府政策选择

    2011年10月11日,欧洲所在大会议室举办青年论坛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欧洲系博士研究生赵柯做题为“德国马克国际化进程中的政府政策选择”的学术报告。赵柯认为货币的国家属性使其不可能仅仅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而应该放在政治经济学的视野下来理解;货币的国际化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其实质是资本项目的全面开放,这意味着财富和风险在国与国之间进行分配的方式将更为隐蔽,并且分配的速度和规模更是呈几何级增长,这将足以影响到国家兴衰。一国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一方面在于市场的自然选择,另一方面政府政策的引导和规范性力量尤为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一进程的方向。

    战后德国西战区于1948年进行了货币改革,废除了原先第三帝国的货币,创建了新的德国马克,1958年德国马克实现了可自由兑换,1973年超过英镑成为世界第二大储备货币,并且以其稳定的币值享誉世界,马克成为德国经济繁荣的象征。1999年欧元诞生,马克退出历史舞台,今天的欧元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马克的治理结构和稳健谨慎的货币政策风格。德国马克国际化的进程有3个显著的特点:第一,联邦德国政府并没有把马克国际化作为一项既定的目标加以推进,相反,德国政府十分抗拒马克在国外的使用,担心境外大量囤积和流通的马克会影响德国自身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而出台了很多限制措施避免马克的国际化;与此相对应学术界也很少讨论马克的国际化,第一篇真正意义上专门对此讨论的论文出现在1990年;第二,在德国马克国际化的过程中,德国政府一直保持相当程度的资本管制措施,一直到1980年代中后期才逐渐放松并且取消这些管制。同时,在马克成为第二大国际储备货币之时,德国的资本市场并不发达,不仅逊色于美国和英国,与日本和法国相比也是相形见绌。这与目前所流行理论,认为要实现货币国际化一定要以发达的资本市场和放开资本管制为前提,在经验事实上是不符的;第三,与如今的中国一样,20世纪60-90年代德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积累了大量的外贸盈余,面临着内部通货膨胀和外部本币升值的压力,德国政府在政策选择中以实现内部均衡为优先,实行本币升值,坚决抑制通胀,稳定马克在国内购买力的政策,逼迫德国企业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来应对马克升值后德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劣势。而德国政府的资本管制措施也有效地防止了马克升值过程中外来“热钱”对国内经济的冲击。

    由于德国马克币值的稳定和德国制造的国际声誉,20世纪60-90年代每次出现美元危机的时候,德国马克都成了一个安全的避风港,许多国家将其美元资产置换为马克资产用来规避美元贬值的风险,在此过程中,德国政府当初限制马克国际化的种种措施反而成为了马克后来国际化的起点,而德国政府近乎偏执地对马克币值稳定的维护和当时美元币值不稳,危机不断,国际货币体系动荡不安的大环境最终成就了德国马克的“世界第二”的国际地位。

    中国和德国在实际国情和国际地位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不能简单照搬德国的经验,但回顾这段历史,德国马克国际化的路径给人最大的启示在于:一国货币国际化的最终目的应该服务于提高国家实际的财富拥有量和国民福利,而不是相反。

    报告结束后,参会人员就“货币国际化的测量方式”、“德国马克与欧元的关系”、“欧洲国家内部贸易与马克的地位”等议题展开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