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海德堡大学Harnisch教授谈“欧元危机中的德国”



    2011年9月15 日,应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经济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德合作中心及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会的邀请,德国海德堡大学政治学系主任 Harnisch教授在欧洲所做了题为“欧元危机中的德国 ”的报告。

    Harnisch教授重点讲解了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欧洲债务危机中的政策选择。他认为,那些批评德国在此次危机中救助措施不力、政策贻误时机,甚至是为了乘机追求欧洲霸权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首先,在此次危机中德国事实上承担了“最后贷款人”的角色,为危机的解决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次,德国倡导并实施的危机解决方案是一种多边主义的路径,比如积极与IMF合作;再次,德国银行在此次危机中的风险敞口规模是欧盟国家中最大的。德国的政策选择主要受两个因素驱动:第一是国内公众的意见,第二是避免“道德风险”。 

    希腊加入欧元区后可以以比之前低的多的利率发行国债,但这些“低成本”的借贷并没有被用来进行投资和改变经济结构,而是主要用于福利开支,这导致希腊劳动力成本的上涨速度甚至超过了德国,但劳动生产力却大大落后于德国。这意味着希腊人整体上付出比德国人少的劳动,却能享受和德国人一样的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这就是为什么德国人对于救助希腊有着极大的抵触情绪,但德国公众大部分都支持稳定欧元。作为一个实行议会民主制的国家,德国政府的政策选择一方面不能忽视公众的意见,另一方面也要符合相关的欧盟法和国内法。根据相关的法律条约,德国政府有稳定欧元的义务,却不能救助其他欧元区国家,所以德国政府必须要到危机威胁到欧元稳定时才能出手。对于应对危机的措施,德国的政治领导人都以“稳定欧元”为旗帜,而不说“救助希腊,德国宪法法院最近对德国政府救助政策的判决也说明了这一点。

    Harnisch教授认为,德国政府在欧洲债务危机中的政策选择遵循的是自由主义的路径,救助措施中反映出的多边主义特征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欧元对德国意义重大,没有欧元德国经济将已经恶化了。Harnisch教授认为从国内外的效果和预期来看,默克尔的危机应对措施是成功的,但仅靠德国在欧元区的领导地位是不够的,各方政策应该协调一致以打破市场对政府意志的赌注。

    报告结束后,Harnisch教授回答了所内外专家学者的提问,双方并就“欧元的前途”、“中国在欧债危机中的角色”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