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首期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访日团记略

 

    2010年7月5日至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地方社科院的青年学者一行51人在潘家华团长、张友云副团长的带领下前往日本进行学术访问。访问团以“气候变暖”和“东亚经济”为主题,并就经济、社会与文化等方面进行实地考察。

    这次访问团是 “二十一世纪东亚青少年大交流计划”的一项,与其他中日交流团略有不同是,本次访问团以学术交流为主,旨在加强中日青年,特别是学者之间的沟通往来,为两国加强民间理解和世代友好搭建新的桥梁。欧洲研究所委派我参加了这次访日团的“气候变暖”分团。根据中日两国政府达成的协议,应日本政府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还将组织另外两批青年学者团赴日访问。

    访问团分别到访日本东京、神户、京都和大阪。7月5日至7日,“气候变暖”分团在东京访问日本外务省、产业经济省和中日友好会馆,分别与日本外务省、环境省、产业经济省的官员以及龙谷大学的教授和东京都环境署的官员交流,议题涉及地球气候变暖中的气候谈判、气候政策、产业经济、国际环境法和东京地方环境法规。日方从不同角度侧重介绍了日本政府在推动全球气候议题中的贡献,并特别指出在2020年前达成减排温室气体25%的目标(以1990为基准)。其间,访问团参观了东京皇居二重桥、横滨矶子发电厂和中央防波堤废弃物处理场。矶子发电厂位于东京湾的填海土地上,该厂通过干式排烟脱硫装置,脱硫效果可达95%以上。在东京期间,日方还专门安排了欢迎晚宴,除中日有关官员参加之外,还特别安排了原日本访华代表团的成员,以此增进了青年学者之间的接触与互动。

    8日,访问团乘坐新干线前往神户,当晚体验了日本传统食品、就餐风俗和日式温泉。9日,访问团参观京阪奈学研区的地球环境产业技术研究所,这家研究所目前正与中国就地下深埋CO2进行合作。10日,访问团上午参观岚山公园总理诗碑和金阁寺,下午访问京都大学。访问团与京都大学环境经济学的著名教授进行学术交流,日方主要介绍了气候变暖与经济发展和日本环境征税两个议题,潘家华团长也发表了有关中国积极应对地球变暖的演讲。当晚,日中友好会馆在京都安排了欢送晚宴,其中原日本驻华大使和访问团代表发表了双方期待中日增加互信,实现世代友好的讲话。11日,访问团圆满结束访问从大阪回到北京。

    依日方的要求,这次访日团的人员侧重邀请未曾到过日本,年龄在35岁以下的社科青年学者,专业不限于气候与经济问题,而我作为一名欧盟法的研究人员,以前对日本没有感性认识,对气候问题也无深入的了解,但是从这次访问中受益良多。

    对于日本这个近邻,我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是从历史书、家人乡邻口口相传的掌故和媒体报道中感知这个国家的。历史上的友好故事与近代的惨烈战争,以及从小受日本动漫和影视的影响,正面印象与挥之不去的负面消息使我对日本的印象是含混不明的。而首次踏上日本的土地,首先感受到的是日方接待人员的友好和周到,日本的现代化、整洁和秩序与日本的礼节一点一滴地铺陈在我们面前。

    温润的海洋气候促成了日本的街道满是绿树成荫,但不唯此,现代化却不一定要挤兑自然与传统,城市中的小河道水不黑并可以行舟,路口写着行人优先的牌子,走了一个星期的路皮鞋却一尘不染,酒店纪念品店出售的饮料与街头便利店是一样价格,隔个数十米就能看到大大小小的神社,点滴之处现代与古老相织得似乎无缝,这个东方国家确有其吸引人之处。更妙的是满眼的全是汉字,无论商社还是神社,金阁寺随门票附送的福上竟然完全中文。随行翻译的汉语几近母语的程度,在大学和研究所交流总能遇到华人研究者或教授,在餐厅就餐也总会遇到来自中国的服务生,而报道里说十个东京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原来无论古代还是现在,徐福东渡的故事一直都在发生。面对日本商场中大量中国制造的商品,感受着如此相通相近、毫不陌生的文化,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建设值得期待。

    访问日本,与日本学界相识,为两国青年学者提供了相互接触与理解的渠道,为日后学术交流提供了可能。这种接触不仅提升了我对日本的印象,同样也加深对自己国家的自信。城市之间的现代化差异并没有多大,京津城际铁路比日本新干线还要迅捷和舒适。但是应该承认,我们要学习日本的地方还很多,在我们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之时,必须考虑如何在质量和软件上提高自己了。

    地球变暖与环境问题对于人类发展而言,既是巨大挑战,也是某种机遇。当先进国家在考虑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模式转型的契机并以此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时,中国作为新兴的经济体,如何在新一轮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中赶超发达国家,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2010年7月19日,叶斌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