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年中欧大使论坛暨欧洲蓝皮书发布会”召开

    2010年3月1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国欧洲学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2009~2010年中欧大使论坛暨欧洲蓝皮书发布会” 在北京召开。来自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及政府相关部门的专家学者,国内相关媒体记者,欧盟及成员国部分驻华使馆的大使和外交官出席了会议。会议规模约有150人。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主持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致辞。李扬对中欧关系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精辟的描述。他指出,在过去的一年里,人们对中欧关系还有不少忧虑,但可喜的是中欧关系已出现明显的改善。在第十二次中欧领导人峰会上,温家宝总理与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首相赖因费尔特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进行了会晤,双方领导人认为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挑战。中欧关系有着广泛的战略基础,中欧在国际问题上拥有许多共性,中欧关系已经日益超越了双边的范畴,更具有国际意义。在积极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过程中,中欧双方应该密切合作,不断加强磋商和协调,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同时,他强调,中国政府始终把发展对欧关系作为中国外交的优先方案之一,愿和欧方共同努力,推动中欧关系向更高水平迈进。在实践中把握好中欧关系三个“着眼点”:一是着眼长远,坚持发展中欧全面战略合作伙伴的大方向;二是着眼共赢,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三是着眼大局,妥善处理中欧关系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毋庸讳言,目前中欧关系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双方要相互尊重,使中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拥有更为实质性的内涵,从而使中欧关系成为在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模式的前提下能够友好相处、互利合作的典范。  

    欧盟驻华大使赛日·安博作了关于“《里斯本条约》对欧洲和中国的影响”的主题发言。安博大使简明扼要地对《里斯本条约》的基本内容进行了解读。他认为《里斯本条约》将给欧盟带来重大变化,并概括为五个“更加”。第一,欧盟机构的运行将会更有效率。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简化决策程序。将有效多数表决机制扩大到40个新领域,如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人道主义援助等领域。新的表决制度即双重多数表决制将在2014年开始实施,到2017年之前的3年为过渡期,一项决议须经55%的成员国和欧盟境内65%的人口双重认可才能通过。二是设立常任欧洲理事会主席职位,主席任期两年半,可以连任一届。其职权主要是主持理事会,在欧盟内部协调立场,对外代表欧盟,以保持欧盟整体运行的一致性。三是精简欧盟委员会。从2014年起,欧盟委员会的委员人数将从27名减至18名;议会的议席数也将从目前的785席减至750席。 第二,欧盟将会更加民主。《里斯本条约》体现了欧盟的民主价值观,加强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并将采用“参与式民主”补充“代议制民主”。第三,欧盟内部运行将会更加透明。条约更明确规定了欧盟内部的职责划分,并不断扩大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第四,欧盟将会更加统一。《里斯本条约》确立了欧盟单一的法律人格,“联盟”将取代 “共同体”,这将有助于欧盟在世界的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欧盟高级外交和安全政策代表的设立,在实践中已经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第五,欧洲将会更加安全。欧盟将会加强和调整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提高欧盟及各成员国的应对能力,不断打击犯罪、打击恐怖主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环境,确保能源安全。  

    安博大使认为,《里斯本条约》的实施将会对欧盟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尤其是对贸易政策的影响。《里斯本条约》确认了欧盟的贸易专属权,该权限适用于双边投资协定中;同时,欧洲议会在对外贸易领域也更有发言权;欧盟的共同决策程序也将应用到反倾销、贸易壁垒等贸易政策的制订。总之,《里斯本条约》在进一步促进欧盟机制愈加完善的前提下,不仅有利于促进欧盟与各成员国的关系;同时还有利于欧盟整体的发展,使欧盟更具有竞争力。  

    对于中欧关系,安博大使指出,中欧合作的基础总体来说是非常坚实的,双方在许多领域有着紧密的合作,并已取得丰硕成果。他还强调中欧合作的支柱是贸易,中欧贸易对欧洲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他认为,最近杨洁篪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中外记者问时,“积极”肯定了中欧关系是成熟的外交关系,对此,安博大使对中欧关系在未来会不断向前推进“很有信心”。同时,《里斯本条约》也将会对中国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欧盟对外政策的加速制定和调整,各成员国将不断加强与中国的关系,统一的欧洲对中国、对中欧关系更有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周弘对安博大使的演讲展开了评论。她指出,安博大使的发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了解和理解欧盟的捷径,《里斯本条约》的生效,让我们了解到,欧盟是怎样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达到它为自己设定的在世界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和更好地推行欧盟价值观的目标的过程。当然,欧盟根据《里斯本条约》进行调整的过渡期内还会遭遇到很多复杂和难解的问题,她认为,欧盟真正的挑战在于其内部而不在于外部。宏观层面上的财政平衡,微观层面上竞争力和生产率的提高,这些才是影响欧盟继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要想真正解决这些问题,资本市场的完善、各国政策的协调与衔接、有效的监管和沟通等等,固然非常重要,但是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对外合作关系,特别是能够发挥欧盟特长和比较优势的对外经济和技术合作也至关重要。欧盟需要广泛的合作去分散包括经济转型在内的各种压力,抱怨、指责、施压、乃至制裁是过于陈旧和过于简单化、过于缺乏创意的战略思维方式。对此,中国会抱着足够的理解力和极大的耐心,观察、理解并陪伴欧盟走过这段过渡期,并祝欧盟取得成功。总之,中欧建交35年来,中欧合作的宽度、深度和丰富程度超过了中国和其他的合作伙伴,实践证明,相互理解有助于共同开发新的合作领域,相互指责就难以找到共同发展的机遇,她希望2010年是中欧之间相互发现、增进理解、加强合作的一年!

    本年度《欧洲蓝皮书》的主题是“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下的欧洲”。《欧洲蓝皮书》对欧洲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原因和影响、应对举措及前景作出了分析。蓝皮书认为,欧盟在这场危机中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基本上是有效的。尽管危机初期,欧盟各国曾经各行自救,但是,统一协调很快便成为欧盟应对危机的主导趋向。蓝皮书还认为,改革国际金融体制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将是欧盟在国际社会上的重点活动领域,是欧盟发展经济并进一步提高其国际社会地位的突破口。这两个问题不仅关系尽快摆脱危机和后危机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关系到未来国际新秩序的基础问题,对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会上,中外来宾还围绕着“金融危机下的中欧贸易关系”、“中欧如何在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过程中加强合作”等专题展开热烈讨论,并对建立欧洲货币基金的动议、欧洲议会的对华作用、希腊金融危机等热点问题进行关注。